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 第880章 长久之计

第880章 长久之计

魏征所说的金银流流出之奥秘,并非其他,恰恰便是方才丹青所说的那些!

只不过魏征等久处朝堂,不在百姓之中,因此一时间才没想到思路。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但方才……

“但是方才因为丹青姑娘点拨,老朽才想了个通透!”

“这大唐,其实也和这杭州一样,和这西湖工业区并无区别!”

魏征神色无比兴奋,“杭州此地,船工船匠们收虽高,但常开销反而渐奢侈,要存下家底反而困难。则试想大唐,相较于海外化外之地,岂非一样?那化外之地,不识礼乐荣辱,但却知饱暖饥寒,我大唐所制之奇货,要销路看似容易,实则有不易之处……”

看起来不管多容易的产品计划,但如果实际上并不容易,那么这个不容易早晚就会显露到价格上,或者价格看似不便但销售却要依赖更高营销成本,实际还是价格崩了。

魏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价格崩了,下去了,利润就会下去。

利润下去了……又岂能为群贾追逐之?这个时候官方的奖励引导手段才变得逐渐重要。

而这样的况下依旧有大量的商贾无视朝廷奖励,原因依旧明了了,神州百姓的消费能力——远强于海外的许多化外之地。

李二,杜如晦,房玄龄……

原本放松下来的神,逐渐凝固。

直接瞬间石化!

而这石化的一刻,李二等才顿时明白魏征刚才在发什么魔怔,原来是这样……

恍然大悟!

困扰了这近一月的时间的大问题,李二等简直都没想到,居然会这么轻松就弄明白了。

而且还是因为李盛身边一个侍……这搞得李二只觉得哭笑不得。

自己身边的这帮大臣,竟然还不如李盛身边的侍看的明白……

难道这小子……

真是天选之姿?

……

不过……

因为丹青的一番谈话点拨,魏征思路一开,这下李二等都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不错,现在的问题就是大唐百姓的确是比海外富裕,消费能力更强。

这样的背景下,金银岂能留得住,能像现在这样不失血就谢天谢地了……

这问题总算是搞明白了,不过李二还是心烦。

这可怎么办,如今竟然因为大唐更富裕,导致国策难以执行……

总不能想个办法让大唐变穷吧,这不是扯淡吗?

不光李二觉得扯淡,魏征房玄龄杜如晦,还有什么段纶柴绍李孝恭,这些天子近臣但凡知道这件事的,全是一筹莫展——要问世之中怎么生存,这帮每一个都能给你搞出无数篇货来,但现在的问题偏偏就是相反。

世是没有吃的穿的容易死,而现在的问题就是大唐太平稳定,而且经济蒸蒸上。

这样的环境下那消费倾向自然远胜海外,这金银的流动方向那也就可想而知。

不过话又说回来,大唐还是有大唐的厉害之处。毕竟是文明古国,即便不提这片西湖工业区,这个地方的手工业也有着漫长的辉煌历史和积淀,

即便不谈工厂出品的那些东西,其他的手工制品,比如铁锅瓷瓶等,在海外也是销路极为牛

至于工厂出来的货物那就更不用多说,懂的都懂——不懂的,货物摆在面前也是自然懂。

这样的条件,再加上李二专门拨动国库给出诱的奖励刺激,这才让大唐有了不少贸易顺差来平衡强势的海货消费,将悄然流失的贵金属储备留下来,或者说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

但这始终不是办法,这始终不是长久之计……

这个念仿佛古神低语,不断在李二,魏征,杜如晦,房玄龄,还有一票大臣脑海中不断回

不是长久之计!

而一个解决方案不是长久之计,矛盾却是大矛盾大节奏。这无论对于个还是对于一个集体的领袖来说都是必须搞定。

但具体要怎么做,李二心中却着实犯难,因为大唐的消费能力就是比许多化外之地厉害,这能有什么办法?

不过便在立政殿的廷议和甘露殿的议事气氛压抑,一筹莫展的时候,尚书省正在当值的萧瑀,忽然收到了一封奏疏。

这奏疏不是来自其他,而是来自李盛!

地方的奏疏进长安,除了李二本点名要自己直接看的,其他的都有尚书省的各路大臣去看——否则神州这么大地盘李二也管不过来……

萧瑀便是看到了李盛的奏疏。

说起来,李盛还是萧瑀的大恩

如果说之前,李盛打断萧瑀之子萧锐的腿,直接废掉了这货一辈子,萧瑀对李盛是恨之骨,那么……

从棉纺工厂开始,萧瑀的观念已经完全转变了。

打断腿怎么了,没眼色的憨批娃,被打断腿不是早晚的事?不成器的货色就忘了得了。

咱萧氏又不是没有比的英才,比如说胜钰这孩子……古不是说了,谁说子不如男?这孩子就很有出息嘛……

当然,萧瑀发现了李盛的奏疏不是因为他对李盛的态度发生变化,而是因为李盛是很少往朝中发奏疏的,一般发了就全是货,都是有用的。

像什么常的述职质的内容,那都是要么李靖代发,反正是西北的事,要么是柴绍代发,无非是中左所跟杭州的事……

李盛本却很少写奏疏。

如今李盛可是隐隐有了超越魏征,成为大唐第一名臣的趋势,甚至可以说在民间不少地方,百姓已经是这么想了。

不过和朝廷关系疏离,随时一副要脱坑朝廷去哪座山里修道闭关的样子,这的确是有点问题……但也就止步于有点问题,毕竟这类都是高,总不能搞劳役摊派强征民夫吧……

不过这也不是重点,

重点是第一,萧瑀在尚书省值班。

第二,李盛的奏疏发到了尚书省。

第三,在尚书省的萧瑀看到了奏疏。于是……

于是萧瑀就将奏疏递给了李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