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活埋大清朝 > 第195章 高仿大才子,一考定江山!(第四更)

第195章 高仿大才子,一考定江山!(第四更)

杨起龙同耿忠比较熟悉,而且他也知道那个什么“天子分身耳火”的谶纬之言,于是笑着摇道:“世子爷......耿忠那边您不必担心,他一定是用了什么手段才谋得了福建总管一职。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目的倒也不一定是与我为敌,也许他也在趁着天下大的机会搏一把大的!”

朱和墭点点,“那我们能联络他一起反清吗?”

“世子爷,这事儿不好办......”说话的是诸葛三和,他现在正一心二用,一边话,一边在看一份报汇总......上面有一堆杂七杂八的消息,看着好像不要紧,所以杨起龙发展的那两个下线就把这些消息写在一张纸上送出来了。

“有什么不好办的?”朱和墭对策反耿忠还是很有信心的。

“福建是延平王府志在必得之地!”诸葛三和缓缓道,“同时又是耿忠的根本之地......咱们如果去联络耿忠,那就会被架在延平王府和耿忠之间,里外不讨好。所以还是让延平王和陈军师去和耿忠联络,咱们只要能把吴三桂拉下水,那就足够了。”

“吴三桂?”朱和墭皱眉道,“他真的肯?”

“事在为......”诸葛三和这个时候将手里的报汇总递给了朱和墭,“世子爷,您还是先看看这个吧。”

“哦。”朱和墭接过报汇总,然后往诸葛三和手指的方向看了眼,“上谕,凡广东生员,无论是否剃法结辫,皆可参加今科乡试,朕当一视同仁......”

朱和墭的眉也紧了紧,“康熙什么意思?没有辫子也能去考?他这是要......”

“要挖咱们的墙角!”诸葛三和接过朱和墭的话题,道,“世子爷......图海的大军没三个月是到不了广东的!在他们抵达之前,孙延龄也不会冒冒失失的来打广州。所以两边接下去要争的就是科举了!”

朱和墭也早就准备要在广东办科举了.....考试做官嘛!这是读书的最,而且朱和墭家的朝廷就一台班子,各个衙门的缺太多,急需要官员来填补。

另外以朱和墭对广东三大族群的了解,这广府喜欢吃吃喝喝,吃在广州啊!

则喜欢打拼创业......拼才会赢嘛!

至于客家嘛,一直比较喜欢读书当学霸。

所以历史上客家士大夫经常会为了科举考试的问题和广府打架!唔,他们对这事儿有执念,历史上客家闹起来的太平天国打进永安州后,除了封王和搞王娘之外,就搞了一场自娱自乐式的科举考试,之前圆不上科举梦的天国领袖们都自己出题考自己......十足过了一把学霸瘾。

现在朱和墭已经掌握了广府的大本营,大佬辉又控制了半个州,朱天王也还在州的揭阳县。

看现在的况,广府大半是会跟着朱和墭走的,但是客家是什么态度就不好说了。

广东在清朝历史上经常出现“土客恶斗”的况,客家往往会和广府严重对立。一方如果要反清,另一方就会支持清朝。

如果朱和墭也遇上这样的土客对立,那他的广东朝廷想要做大可就难了。

而朱和墭现在可以拿出来吸引客家的,除了一部分广东沿海的土地,也就只有科举考试了。

而且土地不能给太多,要不然、广府就该不满了。毕竟广东沿海的土地,本来都是和广府的。

所以即将举行的科举考试就很重要了,如果搞好了,取出一大批客家进士,甚至取出一大批其它省份的才子......那么接下去的事儿就容易办了!

想到这里,朱和墭突然眼前一亮,笑着道:“有了......咱们这一回一定要把广州科举给办好了!不仅要吸引广东各地的才子来考咱们的科举,还要设法吸引全国其它省份的才子来考!

一定要让天下都知道,我大明又回来了,而且还得天下士之心,依旧是天下才智之士所向往的正统!”

朱和墭说到这里,已经是满脸得色了,还笑着看了看诸葛三和和杨起龙,“二位军师,你们觉得孤家的计策如何?若玄烨知道天下的汉才子依旧不忘故国,一定会胆战心惊吧?吴三桂、耿忠之流,说不定会幡然悔悟,重回我大明阵营吧?”

“世子爷,”诸葛三和听了朱和墭的话,有些哭笑不得,“这天下才智之士如果都向着大明,那您还搞什么原儒呢?”

杨起龙也叹了气,道:“是啊,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世子爷,臣为了反清复明,天下多年,实在也没见过多少士还怀着咱大明的。热衷鞑子的科举,想给鞑子当官的倒比比皆是啊!即便有几个大明遗民,也都垂垂老矣,难堪大用了。”

“二位军师误会了,”朱和墭笑着摆摆手,“孤家的意思并不是说要通过这次科举找到多少才子智士。而是要让天下,要让玄烨、吴三桂、耿忠之流都认为我大明通过这场科举,得到了许多能智士......所以我们可以造假,不,是高仿出一批能才子!”

“高......仿?”

“世子爷,这怎么仿啊?”

诸葛三和和杨起龙一个是“高仿诸葛亮”,一个还高仿过朱三太子,也算是高仿界的能了。

但是他俩却怎么也想不明白朱和墭要怎么高仿出一批能大才子来?这事儿可不仅是个“仿”,还得家相信啊!

而朱和墭却已经是成竹在胸,他当然已经知道怎么才能“仿”出一批大才子去欺骗康熙、吴三桂和耿忠之流了。

这可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啊!

连高仿这一行,现在也出了朱和墭这么一号状元!他算是把高仿这一行给吃透了。

不仅能高仿出东厂香水、州朗姆酒,还能仿出大明三太子、大明三太孙,现在要更进一步,仿出一批饱读诗书的大才子了。

这年少,这个饱读诗书的士大夫当然也少了,其中能称得上大才子的,那就更加少之又少了。

那种文采高得可以称得上大才子的士大夫不仅是凤毛麟角,而且十有八九都是大族子弟和地方上的士林领袖。

如果朱和墭可以高仿出一批文采风流的士大夫,自然可以给一种错觉,觉得整个广东,甚至东南这边有点能耐的士林领袖,大多都归了大明朝廷。

然后,大家伙就会认为大明朝廷,还是大部分东南士大夫心目中的正统!

在这种错觉的作用之下,即便心向大清的广东客家士大夫,在朱三太子、朱三太孙的大军开过来的时候,也得好好掂量一下——如果自家周围的宗族都忠大明,那么为了不被灭门,他也得领着宗族去捧一下大明的场。至少也得维持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立场。

只要广东各地的士大夫们都能中立,或者站到朱三太子、朱三太孙的军队这边,那么朱和墭的扫平广东之战就容易打了......这就叫随大流的羊群效应!

如果还能更进一步,也让吴三桂、耿忠等产生同样的错觉,那错觉也就会变成真的,大清也许真的会因为一场科举考试滑下崩溃的渊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