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五,殿试如期举行。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有明一朝自迁都燕京后殿试一般就在皇极殿外举行,这里也正是早朝的地方。
这天早朝泰昌压根就没跟群臣啰嗦,他直接就让鸿胪寺礼官在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后面加了一句,皇上有旨,如果没什么重要的事就不要启奏来
费时间了。
阉党能有什么重要的事呢?
他们自然有重要的事,但是这些事
都只能背着皇上做,比如,贪钱,又比如,栽赃陷害,排除异己什么的。
这些当着皇上的面启奏,那就是找死!
所以,这天早朝阉党只是假假意思议了议西南和辽东的问题早朝便匆匆结束了。
紧接着,上万禁卫便开始布置考场了。
六百多张刷一新的条桌整整齐齐摆在御道两侧,地上也被禁卫整整齐齐的擦拭了一番,紧接着,又是一叠叠的稿纸和考卷分发下来,整整齐齐的摆放在条桌上,一个庄严而又简洁的殿试考场便算是布置好了。
辰时整,暖阳初升,六百余名贡士自午门鱼贯而,整整齐齐趴伏在皇极殿前铺满红毯的御道上。
“皇上驾到。”
一声高唱,龙辇已到。
泰昌满脸庄严的走到皇极殿正门,缓缓坐在了早已摆那里的龙椅之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六百余名学子齐声山呼,比之那阉党又或东林可纯正多了,因为这些学子基本都没经历朝堂之上的党争污染,内心里并没有什么七八糟的想法。
这一刻,面对将他们选取上榜的“主考官”,他们都是发自内心的在高呼。
这一刻,泰昌才有了真正掌控天下的感觉,而这些学子才是真正能助他掌控天下的。
当然,也不排除个别溢于文章中的报国之心是为了功名,为了上榜,编出来的。
没关系,这种迟早会露出狐狸尾
,只要大部分
都是好的,有几个这样的
也坏不了大事。
泰昌微微抬手,朗声道:“平身。”
“谢皇上。”
所有学子又高唱了一声,这才抖擞神,从地上爬起来。
接下来就是真正的殿试了。
礼官一声高唱“考生就位”,一众学子立马从中间分开,向两边散去。
他们的位置都已经排好了,一排十个,左右各五个,殿试用的条桌就在御道两边,他们只要依次走过去跪坐下来便成。
很快,所有考生皆已就位,整个皇极殿广场顿时安静下来。
接下来就是皇上出题了,殿试只要一道题,那就是时务策。
泰昌威严的扫视了一圈,这才朗声道:“此次殿试的考题,安国兴邦之策。”
这!
他这话一出,所有考生脸色都是微微一变。
为什么呢?
因为《四书五经》里没有这一句啊!
也就是说,皇上出的这题本身就不符合规矩。
泰昌当然知道他出的这题不符合以往的规矩。
不过,这规矩已然不合时宜,所以,他要改!
他是皇帝,当然能改规矩。
而他前面的十几位就不敢改这规矩。
因为他们都被群臣给裹挟了,敢改这种规矩,势必会被弹劾奏折给淹没!
还好,这会儿他已经牢牢掌控了军权,而且,满朝的文臣,就要被他清洗净了,根本没
有机会上奏折来弹劾他了!
现在,他就是要看看这些考生的反应。
如果有拿着什么圣贤之道来劝谏,那么,不好意思,滚!
殿试一般是不会淘汰贡士,但是,谁敢在这个时候跟他唱反调,那他也不会客气。
规矩都能改,例淘汰几个贡士又怎么了?
他需要的是安国兴邦的能臣,不是把规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腐儒!
还好,这些学子都不是腐儒。
他们只是脸色微变,并没有什么准备站起来劝谏一番。
泰昌微微点了点,随即又朗声道:“古语有云,尽信书不如无书。你们读书,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为了治国齐家平天下而读书,这个,你们要分清楚。好了,现在开始答题。”
所有考生闻言,连忙抽出稿纸,提笔沉思起来。
安国兴邦之策是什么?
这个并不是什么奥难懂的古文,所有考生自然都明白,而且,安邦兴国之策有很多,比如富民,比如强兵,比如廉政,比如
虏等等,方方面面都可以写。
问题,正是因为能写的太多了,才不好下笔。
因为他们不知道皇上想要他们论述的到底是哪种啊!
这下怎么办呢?
八文第一
就是要
题,他们都不知道考题的重点在哪里,又怎么
题!
这个就有点考验的才智了。
没有说重点,那就捡自己最为擅长的来写呗!
没过多久,文震孟、倪元璐、黄道周等便相继悟透了这个考题。
他们开始题了!
很多见状,皆是灵机一动,双眼冒光。
因为他们也想明白了,他们虽然不知道文震孟等在写什么,但是,文震孟等
能这么快动笔的原因他们却是一想就明白了。
很快,又有一批陆陆续续开始动笔了。
这个时候,其他考生要再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那就真的枉费了他们十年寒窗苦读和十几年的赶考经验了。
不到半个时辰,几乎所有都开始动笔了。
泰昌见状,不由微微点了点。
这批考生果然没选错,至少,没有那种榆木疙瘩,读书都读傻了的。
他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题动笔,就证明他们脑子还是很灵活的。
当然,开始动笔并不代表这些很快就会答完。
一篇八文章虽然只有几百字,要写得
彩,写得漂亮却是很费时间的。
所以,殿试是整整一天时间。
这个规矩泰昌倒没有去改,毕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如果有冒冒失失的,不假思索,刷刷就是一顿写,不到一个时辰甚至不到半个时辰便把篇八
文章给做完了,那此
多半有失稳重。
开玩笑呢,殿试可是读书的终极大考,不想着怎么把文章写到最好,一味图快,能是个稳重
吗?
稳重的一般都是在
稿纸上写个大半天,直到临近
卷的一个时辰才会把琢磨好的文章认真的写在答卷上。
这一天时间对考生来说也是一种考验,毕竟,盘坐在地上时间长了腿可是会疼的,还有这天气,虽然暖阳高挂,地上也冷得很,盘坐在地上可不是一般的难受,就算穿着厚棉裤那也挡不住嗖嗖的凉意从下面传上来。
当然,这点考验比起乡试和会试那九天时间来说都算不得什么。
乡试九天那是能把热死,会试九天那是能把
冷死。
这不是开玩笑的,乡试和会试考死的事那是时有发生的。
这些都能经住九天寒暑的考验,这点考验自然算不得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