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三尺青锋 > 第一百零三章 有人在等 有人在念

第一百零三章 有人在等 有人在念

南海,剑阁,超然台上。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沈龄盘腿而坐,膝上横着一把长剑。

本该是间欢乐时节,此地却是寂静冷漠如清秋。

超然台外风声正烈,怒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海水翻腾起云雾与天际连成一片。

水打风流,淘沙。

剑阁隐在东海之滨,已经许多年不曾过问江湖之事。只是江湖之若是说起天下间最大的剑术宗门来,其他或有议论,独有剑阁,无敢有争议。

除了当年举阁赴死杀出来的赫赫威名,这些年剑阁出去的江湖行走在江湖中的廖廖几次出手,也是震慑住了天下不少用剑之

而今江湖之上,若是论单独剑,自然是楚难归杀力最强。可若是论及门派师承,用剑之最向往之地依旧是在剑阁。

剑阁有剑,不江湖。

据传当年剑阁举阁赴死之前阁主曾有遗训,剑阁赴死,不负天下,后剑阁之独修剑道即可。

所以这些年剑阁之中除了偶尔冒出一个江湖行走之外,也算是与江湖断了联系。可江湖却不曾忘记过剑阁。江湖之中的习剑之,若是不曾挑战剑阁,如何说的上剑术有成?沈醉如此,楚难归也是如此。

江湖,却也见遍了江湖之中的用剑好手。

沈龄扯了扯嘴角,忽然想起自家那个徒弟离开剑阁时的言语,“剑道在直,岂可曲之?”

也不知他而今如何了,想来是在江湖上寻了三五个好友,轻歌快马,逍遥快意了。

他那个徒弟也许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一届剑阁的江湖行走本该是他的,不过想来即使知道了应该也不在意。

少年时,谁不曾轻狂年少,以为天下事不过一剑事。

当年自己何尝不是如此?

也曾一剑会尽天下雄。

剑阁之中的习剑之自来只修两种剑术,出世之剑与世之剑。其实哪有什么阁主遗训,只不过是当年那些修行世之剑的剑阁之在那赴死一战之中死伤殆尽,原本势微的修行出世之剑的一脉这才掌了阁中的大权。据说那个江湖行走还是当年几个年岁太老,赴不得死的老在议事堂里拼死争出来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而今的剑阁之多是修行出世之剑。

他低想了想,当年若不是在东都城里遇上了那两个横行无忌的有间双雄,自己只怕也是会在出世之剑那条路上越走越远吧。

出世之剑讲究的是飘逸出尘,不沾凡俗因果,心即剑心。所以这么多么年来,无数剑客持剑而来,能剑阁之门者,廖廖无几,除非他们能闯进来。

不与匹夫论长短,只与剑道问高低。

“可剑道不该如此小。”

他抬起望向阁外烟云,当年出世转世,一身修为废了大半,他不曾后悔。

他自小传授沈知远的便是世剑。

就像当年东都城里那所言,若是剑不世,少了心中那意气,那又何必习剑?

意气未尽,剑不停。

还好他已经有了传

只是不知自家那个傻徒弟将来能够走到何处,想来多半会超过他这个师父了。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如此也好,如此最好。

他抬手指向阁外天水相接处,那把横在膝上的长剑骤然出鞘,带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凛然剑气,直直的撞远处的云海之中,下一刻,云海与海面相接之处先是出现一条细小白线,接着那条白线不断扩大,最后宛如一面锋利无比的镜面,切开天水之间。

他手指一抹,天际之间剑气翻腾不休,搅碎满天云海。

片刻之后,长剑自行回到剑鞘之中。

晴空万里无烟。

剑在匣中微微颤动,犹有剑气翻腾不止。

皆说南楚楚南归,剑术剑意皆无双。

剑阁之中岂无剑?

终有一他要问剑那个天下第一剑客,既分胜负,也分生死。

他轻轻拍了拍身前长剑,不必急。

抬眼望去,阁外海波平,在中天。

他轻轻吐了气。

我有一剑气长。

-------------------------------------

西南,悬空寺。

世间佛寺多开在烟鼎盛之处,如此不止能多收些信徒,也能多收些香火钱。当年佛门在大楚占据中原之时最为鼎盛,江南半数之地,几乎沦为佛国。后来秦以强兵称雄天下,倒是短暂压下了佛门的气焰。可惜道门不争,儒家的根基又多在朝堂。后来随着一招白马西来,佛门又重新在中原之地站稳了脚跟。

世之中,本就适合佛门生根发芽。

而今佛门的根基虽然大半都在南楚,可随着大秦声势隆,东都城里的白马寺也被不少僧奉为了佛门圣地。

南来北往,将来是大秦顺势统一了天下也好,南楚得势重回中原也罢,于佛门而言反倒是没有什么大碍。

两面下注,左右逢源,这才是繁衍的真意。

只是只有那些真正的修佛之才知道,天下佛理,尽在悬空。

西南悬空寺,比剑阁更为偏僻一些,毕竟剑阁虽说同是隐世,也只是在海岸之上,寻常费些力气到底也能找到。悬空寺则是不同,不止在山,更是修建在山崖石壁之上。

路远,山崖峭壁,一路之上,活碰不到几个,山野之间的猴子倒是能够碰到不少,而且若是动起手来,寻常的江湖物说不得还要被这些猴子狠狠的揍一顿,然后劫掠一番。山里的猴子甚至比山外的更聪明一些。

最为可惜的是即便是有排除万难来到了这悬空寺之中,多半也是要败兴而归。

说佛法。

悬空寺外有一条常常的山间廊道,山石铺就,步步登高。哪怕建成了这许多年,廊道上依旧有不少细小的碎石,走在路上难免会有些硌脚。曾有些寺外的僧走过这条廊道,惊为天,然后世间之便传出了一个佛途的说法。

西南,过佛途,得见莲台。

只是悬空寺里的僧倒是不曾将这条路当成什么佛门圣地,反倒是时常埋怨每次下山时还要多走不少路,不知磨了多少双布鞋。

一个身材高大的僧背着手,手里提着一只山跳,嘴里哼着一支不知名的小曲,正慢悠悠的走在廊道上。突然,他咧嘴骂了一声,接着一脚踢飞了脚下的一个小石子。僧叹了气,当初自己那个傻弟子隔断时间就要清理一下这廊道上的碎石,还是那时走的舒坦,最少也不会被山石磨了脚不是?

想到自家弟子,僧又是咧了咧嘴,山上的师兄弟们也不少,可到底还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自己教的弟子最有灵,山上那道戒心楼,可不是什么都能过的。

他掂了掂手中的山跳,还好这小子不在,不然这一只山跳铁定是不够了,山下的常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多半还是有些道理的,只是不知道这小子这次下山学会了喝酒没有。

山下的醇酒美,最是动心魄,当年老子下山的时候就差点没有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