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连动都没动,抬起坚定地说道:“孙儿,没有罪!”
啊,文臣一个个又激动了!
你没有罪?
你打骂解缙,污辱解缙格,导致其投水自杀,你说你没罪?
那,谁有罪?
朱允炆还跪在地上,而朱允熥面对陛下的质问居然不跪。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乍一看,就像是他朱允炆是罪一样!
虽然是跪得难受,但朱允炆的内心是爽快的。
朱允熥说自己没有罪,显然是要把罪推到皇爷爷身上!
皇帝做事,哪儿有错的?
就算有错,臣子敢指出来吗?
皇爷爷不是唐太宗李世民!
皇爷爷,亏你几个月来一直袒护朱允熥!
但他却不肯为你有丝毫担当!
现在,您总该看到朱允熥的本质了吧?
您总该对他失望了吧?
只有我,您的二皇孙,才是最合格的储君!
朱元璋面色愠怒,心想,三孙,你怎么能把责任推给我?
「终于,我得到了一个最好的机会!」
「这是我离开应天,到封地逍遥的最好机会!」
「就算被撸了吴王封号,被发配边疆,我也愿意!」
「那可真是天高皇帝远、天高任鸟飞!」
朱元璋心中这个难受啊,到这个地步了,三孙居然还想着离开应天,离自己远远的!
哪怕是被夺了封号,哪怕是发配,他也愿意!
难道朕的龙椅是扎的钉板?
「老朱,你赶快生气,快点发飚!」
「把我赶得远远的!」
「不过,在流放、发配或者是就藩之前,老子还想骂个够!」
「不骂就没有机会了!」
朱元璋一惊,还想骂个够,你想骂谁?
“孙儿没有罪,一切都是解缙这个白痴咎由自取!就算是死了,也是活该!”
朱允熥还是没有动,但把声音提高了八度。
大臣们又炸锅了。
我的天啊,吴王简直是反了天了!
解缙咎由自取!
死了也是活该!
这是话吗?
这还是那个胆小怯懦的朱允熥吗?
就算是死了?
解缙明明是死了!
朱允熥简直是在胡说八道,已经是在强辞夺理了!
“解缙此,对于匠
、农
不屑一顾!”
“我们每个,往前数一数,哪个不是农
,哪个不是匠
?”
“就连黄帝,也是造车的匠,所以叫轩辕!”
“就连有巢氏,也是造房的匠,所以当了首领!”
“比如大禹,也只是河工,最后当了夏皇。”
“那个时候,我们的老祖先就认识到,技术决定一切!技术决定类的发展进步!”
“我们的陛下,也是农出身,从来没有看不起农民!”
朱允熥说到这里,大殿里静下来了!
“但是解缙对匠出言不逊!说他们的技术是雕虫小技、奇技
巧!”
“解缙之类的文,出自底层,鄙视底层!享用技术,鄙视技术!”
“完全是数典忘祖!罪大恶极!”
“老子最看不起的,就是这些个酸不拉叽的货色!”
朱元璋听到这里,忽然有种击节赞叹的冲动!
这话,怎么就说到咱的心坎里去了呢?
一个个文臣们气得脸色煞白,偏又无力反驳!
因为朱允熥说的是事实!
黄帝,大禹等,说到底就是匠
!
陛下就是个农。
这些,都是铁一般的事实!
说解缙数典忘祖,也无法反驳,因为黄帝、大禹的确是“祖”!
虽然夸张了,但是朱允熥句句说到了点子上。
骂了解缙一个,捎带着把所有文
给骂了。
武官们听得目瞪呆,这样,也行?
在这种况之下,还能反击?
常升高兴极了,没想到这个一向不怎么说话的外甥,居然如此犀利!
把一帮文臣驳得体无完肤,且无话可讲!
特别是“出自底层,鄙视底层!享用技术,鄙视技术”说得太好了!
这些个文不就是这样吗?
你们吃的、穿的,哪一样离得开农和匠
?
朱元璋又高兴起来了,太好了,三孙终于发了!
三孙,终于不装了!
如此才,大臣们难道看不出什么来吗?
三孙,继续讲,把你的聪明才智全都发挥出来吧!
三孙,不要停,爷爷给你加油!
「老朱,我这一番说辞,应该是大逆不道了吧?」
「不对啊,老朱没有发怒!」
「老朱的眼睛没有眯!」
「老朱,这是几个意思?」
「怎么,二舅看我的眼神也不对?」
「其他的眼神也不对!好像是欣赏加赞赏?」
「我去,完了,一不小心露了
才!」
「失策,失策!」
「赶快弥补,赶快弥补!」
朱允熥扑通一直跪到地上:“皇爷爷,我,我有罪。”
朱元璋无奈了,这小子明明露出了马脚,要向大家展示了,结果又赶快蒙上了。
翅膀刚打开,又缩回去了!
刚刚发飚,这又发软!
三孙,莫非又要搞什么小花招?
“皇爷爷,我刚才所讲的,都是小太监沐瑶教我说的。我,我也不知道解缙真的会投河自尽!”
“皇爷爷,我后悔了,我真后悔了,您千万不要赶我走!千万不要把我赶出应天!”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我越是求老朱不要赶我走,老朱就越想让我走!」
「我越是做出一副不想离开应天的姿态,大臣们都越是想把我赶出应天!」
「君臣合力,我就能实现离开京城的既定目标!」
朱元璋心中冷冷一笑,想离开京城,想从咱身边溜走,做梦去吧!
大臣们终于明白了,原来,朱允熥刚才的慷慨陈辞和过机锋,都是有
教的!
就是那个叫沐瑶的小太监教他的!
上次,常升之所以能够测量出高塔,就是这个小太监教常升的!
现在,这个小太监又来帮朱允熥了!
而小太监又恰恰是陛下派给朱允熥做下的!
哪儿有这么巧的事?
肯定是陛下已经与常家、朱允熥串通好了!
朱允熥早就得到了解缙投河自尽的消息,提前得到了陛下的提点,做好了充分准备。
简直是胡闹!
大明朝再这样下去,非亡不可!
兵部尚书齐泰直接走到第一排的最中央:“陛下,不管吴王如何狡辩,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