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 > 第0183章 小朝堂

第0183章 小朝堂

“书都没读好,还想什么印书?”朱元璋怒道:“二孙,回去把《大诰》每天抄一遍,抄够一百遍为止!”

朱允炆被搞蒙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不知道皇爷爷为何突然变脸。

我对《大诰》的赞扬,有错吗?

皇爷爷明明已经表示“很欣慰”了,怎么转瞬之间就冲自己发火了?

说自己书都没读好!

这话,应该是送给朱允熥这个废物的!

每天抄一遍《大诰》、抄够一百遍为止,这应该是对朱允熥的责罚!

皇爷爷是不是搞错了?

喊错名字了?

但是,明明是对着自己吼的!

名字有可能念错,但脸总不会认错。

“蒋瓛,给咱查一查,哪些官员家中还没有《大诰》。”

朱允炆到此,胸闷终于有所缓解。

皇爷爷不是针对自己的,而是因为康桢!

因为康桢家中没有存放《大诰》,内容也背不出来。

而自己刚刚为康桢求过

皇爷爷一定是余怒未熄,所以才让自己每天抄一遍《大诰》。

蒋瓛领命而去。

朱元璋对刘洪说道:“把今天那几个折子拿来,杨溥你念一念。”

本来就是把折子拿过来,想听一听三孙的心声呢。

哪知道被康桢的事给搅活了。

不过也好,如果不是康桢的事,咱还不知道《西游记》的好处,还不知道标点符号。

念了一个折子。

果然,三孙开始在内心吐槽了。

与大臣们的意见相比,三孙的办法明显高出一筹。

好几条在朝堂上众说纷芸、莫衷一是的意见,三孙都给出了办法。

果然,专门来一趟,收获很大。

有什么难以决断的,就来三孙的院子里。

这里,有咱想要的答案。

第二天,奉天殿。

朱元璋宣布了对昨天几个奏疏的处理结果。

结果一出来,大臣们都是佩服万分。

还是陛下有办法!

当然,有不少消息灵通的官员感到,这莫非是与陛下昨天到了吴王府有关系?

陛下居然连养心殿也不待了,直接让把奏折拿到吴王府里去办公。

吴王府到底有什么吸引陛下的?

对了,吴王很会享受!

他制作的“沙发”就很舒服,陛下把奉安殿中的龙椅换成了这种叫“沙发”的东西。

还有他的火锅,辣椒调料,还有一种特殊珍贵的酒。

这酒也只有陛下、蓝玉等少数尝过。

至于陛下为什么想出这么好的办法,可能主要是坐得舒服、吃得爽快。

好环境激发了陛下的灵感。

处理昨天未了之政事,朱元璋当殿拿出一个名单。

这是锦衣卫查出的家中未存放《大诰》的官员名单,共有150名。

康桢已被陛下贬为庶民,这些官员也都照此办理,统统贬为庶民。

被贬之都感到十分庆幸,要在过去,他们不是杀,就是流放。

现在只是被贬为庶民,这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很多对朱允炆感激涕零,因为朱允炆为康桢说话,让康桢免于一死。

为此,朱允炆还被陛下罚抄《大诰》一百遍。

这次150被贬官,最高兴的还是武官集团。

《大诰》的内容主要有《大诰一编》《大诰二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四个部分。

其中,《大诰武臣》就是专门针对武将的。

相对而言,《大诰武臣》的语言更加直率通俗。

为了让武将们听得懂、好执行,朱元璋还专门派文士子到武官家中讲解。

这样一来,反而是武官的家中都存有《大诰》。

文臣们这一次很受打击。

武将们在朝堂当中更是出言讥笑。

你们不是天天喊着国法家规吗,不是天天喊着守法遵法吗?

居然是知法犯法!

把陛下定下的户户皆有一本的规矩抛在了脑后!

朱元璋等大家的议论平息后道:“朕曾读茹太素上万言书,让读了六千多字仍无实质内容,后来读到一万六千字才能涉及正题。你们还记得吗?”

官员们哪儿能不记得?

茹太素是刑部主事,洪武九年时曾向陛下上了万言书。

本想卖弄一下文采的,哪知道惹恼了朱元璋。

当即把茹太素叫来,狠狠地打了一顿。

这个万言书,只说了四件事是可取的,朱元璋命令主管部门施行。

同时指出,五百多字能讲清楚的,啰啰嗦嗦说了一万七千字,这就是繁文之过。

朱元璋针对此事专门写成文章公布,规定了建言格式。

“因如此,故立上书陈言之法,以示天下。若官民有言者,许陈实事,不许繁文,若过式者问之。”

经过这番整顿,奏章只说实事,不务虚辞,朱元璋读文件就省下不少时间和力,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朱元璋说道:“联昨在吴王允熥那里,看到他写的一本书《西游记》,颇为耐读。”

常升心中一喜,脸上发光:看看,咱的亲外甥,会写书了,你们这些个文臣们,有几个写书了?

就算写的有书,哪个又得到陛下表扬了?

看看康桢,如果不是拿着他那本书找书商出版,陛下哪里会想到去他家查《大诰》?

从根子上看,康桢贬官是因为他惹恼了允熥!

陛下这是为允熥铺路了!

前一段时间,陛下不让允熥上朝,常升郁闷了一阵子。

康桢因为允熥而被贬,让常升胸中闷气一扫而空。

“其中,允熥在书中用了标点符号,相信你们也有所耳闻。朕以为,标点符号你们都要会用!”

“你们的奏疏都要用标点符号。”

“凡是不用标点符号,一麻哈堆在一起的,打回重写。”

文臣们又是一片寂静。

他们听说过标点符号,但是这样一来,岂不是坏了千百年来的传统?

国子监祭酒白齐修出班道:“陛下,万万不可!用此标点符号,句读之学,岂不是从此荒废?”

朱元璋心想,这个白齐修,真是个榆木疙瘩!

“你们知道张士诚吗?”朱元璋问道。

大臣们当然知道张士诚。

张士诚是朱元璋的老对手了,后来被俘到应天之后自缢身死。

“张士诚,就是被文们给害的。张士诚原来的名字叫张九四,没文化却非常尊重文,高官厚禄给他们,结果还是被文们算计了。张九四让文们给他起名字。文们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士诚。”

“张士诚这个名字不错,听起来挺大气吧?”

“但是,咱告诉你们,张士诚的名字出自《孟子》:士,诚小也。”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