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四章 游西溪事端多

第四章 游西溪事端多

一路无话,董书恒一行已经接近西溪。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慧儿,你知道这西溪的典故吗?”

“慧儿不知,少爷你能跟慧儿讲讲吗?”

“好吧,这个……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帅哥叫董永,是我的本家啦,有一天他看到七个美在这西溪洗澡,就偷偷把家的衣服拿跑……”

“呜呜呜,太感了,后来呢?”慧儿听得了戏。就连一旁的小娄、小艾都听得神。果真是娱乐匮乏的年代啊,随便讲个故事都能让神。

“好了,晚上回去,本少爷给你讲《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保证你没听过。”

慧儿瞪大了眼睛一脸期待对着董大少爷放电。

西溪古镇自古文骚客汇聚。宋朝先后有三位盐官(晏殊、吕夷简、范仲淹)自西溪朝为相。所以此处常年有游览,更别说现在还是踏春的季节,更是游如织。加之此处有远近闻名的广福寺,香火旺盛,更是吸引了一大批善男信上香请愿。

未到西溪,董书恒就远远的看到了那座广福寺塔。据说是汉代建造,后世的塔是重建的,比现在的塔要新,但此时的塔看起来却更加真实、古朴。

游西溪,其实主要是游广福寺。车夫把马车停在了寺庙外面。董书恒带着慧儿还有小娄、小艾这对哼哈二将进了佛寺。遇庙拜佛,这是国的传统,甭管你信不信,拜了总归没坏处不是。

寺内并无山,整个东台就没山,因为此处为冲积平原。不过一排排松柏却打理得整整齐齐。扬州多富商,因此寺庙不缺香油钱,为了迎合富需求,弄了许多亭台假山供游赏驻足。

董书恒一行四向着正殿边走边玩。路过一个亭子,这亭中有两个阔少带着七八个家丁正在那假装文骚客。董书恒不予理睬,正准备走过去。

这时就听到一个公鸭嗓子说到:“这不是董二吗?咦,你还没死啊?”

卧槽,这是遇到找茬的啊,爷今天出门没看黄历啊。

董书恒疑惑地看向旁边的小娄,至于那个从不讲话的小艾直接被他当成了透明

“这个是黄家的三少爷黄浩。旁边一位是盐场巡检家的二公子张梦龙。”小娄很有眼力劲地小声在董书恒耳边说道。

“我当谁呢,原来是黄老鼠,你都没死我怎么会死呢?”

“你……我看你身边这丫鬟长得不错,怎么样,一百两,卖给我!”

“听说你老娘风韵犹存,要不我出一两银子卖给我做厨娘。”

“你……你……”这丫的嘴也忒损了,黄三公子被气得七窍生烟。

“三爷,别跟这小子废话,我们他丫的!”

说着对旁边家丁使了个眼色,众家丁抄起短就围了上来。

卧槽,这是一言不合就开打啊。我可真是嘴欠啊。董书恒看向身边这哼哈二将,两兄弟啊,全靠你们啦,不要给这时代的武林高手丢脸啊。

看到我们的小娄、小艾面不改色,董书恒的心才微微放下。

只见我们的小娄护在董书恒身边未动。高个子小艾那一双大长腿跨了出去。长棍支地,一个连环飞踢,把走在前面的四名对方家丁踢倒在地。这几个倒霉蛋捂着胸在地上打滚。后面的三顿时停下脚步。在犹豫着是呢撤退还是逃跑。小艾显然没准备放过他们,棍点脚踢,每一下都打在膝盖关节处,三两下,剩下三也蹲在地上抱腿哀嚎。

卧槽,果真是话少狠啊。一挑七,还是一气呵成。他回看了看身边的小娄,你丫的是不是个话把式,光说不练的。

“嘿嘿,我师兄是个武痴,腿上功夫了得,还学过少林棍法。我嘛,比他差那么一点点。再说也要有在少爷身边保护,是不是?”小娄厚着脸皮道。

“哼,你给我等着……”一般说完这话就是要跑路了。果然,张黄二在一帮家丁一瘸一拐的簇拥下狼狈而走。

“少爷,那个黄三少爷看上了家里的书云小姐,之前请来提亲,结果让您拒绝了,其实三夫本来是同意的。所以这个黄三公子一直怀恨在心。”

“要说这个黄家是四总商,家境比我们家要好,但这些年开了很多烟馆,跟洋勾结,名声不好。听说这个黄三还抽大烟,少爷您回绝他是对的。”慧儿在一旁说道。

董书恒这才知道原委。话说这么久了,还没看到自己的这对双胞胎妹妹呢!这个黄家还有那个张家自己以后要多关注才对。

说话间,董书恒一行四来到大殿之前,董书恒请了束香拜了拜佛。正回出来时,与撞了个满怀。

卧槽,真是点背啊!

“哎呀……对不起,这位先生。”自己还没开,对面之已经先行开了

只见来面玉琢,虽着男装,但是刚才那一撞的柔软感,还有对方的颜值,无一不让董书恒肯定对方是个。再说你丫的也没喉结啊!

“哦,应该是我不对,这位公子。”看出不点,聪明好做。

“哦,无妨。”魏玉珍在心中想,难道他没看出我的儿身,看来我扮的很成功。

“兄台先去拜佛,我与兄台有缘,自当在殿外等候兄台,等下我们再一序长短。”董书恒准备陪她继续演。刚才看到这妹子第一眼,董书恒就确认过眼神,这是我,这可能就是“一见钟”吧。是的,这孩的浓浓书卷气质吸引了他,他不想错过这个认识的机会。

在殿外等了一会儿,就见那孩也从殿中走出。

“还不知兄台高姓大名,不知是否方便告知?”

“哦,在下魏玉,随父暂居高邮,今陪同家母前来请愿,家母路途颠簸不适,故而代为上香。”魏玉珍也很戏。

互相做了介绍,天南海北地聊了开来。魏玉珍家学渊源,颇有见识,竟然对海外之事也了解一二。这让董书恒颇为吃惊,什么时候大清朝的子都有这种见识了。当然董书恒经过后世的信息轰炸,信拈来随便说说在魏玉珍看来都是惊之语。

“董兄,你说我中华难道就真如洋所说的那么羸弱落后吗?”

“不,当然不,我们从来不弱,我们只是还没有发现自己的力量,几十年前叱咤欧洲的拿仑就说过我们只不过一只沉睡的狮子。”

“魏兄,你想想看,古代的四大民族,古比伦、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还有我中华,现在依然存在于世的只有我中华,仅此一点就值得我们自豪。现在的中华是病了,但是不,不过需要有来治疗,不然病会越来越。”

“那么,董兄认为谁能够救中华呢?”魏玉珍盯着董书恒问道。

“开眼看世界之!”

“什么?董兄这话在下听别说过。”魏玉珍被董书恒的话惊到了,因为这句话同样出现在她父亲魏源之。这个董兄竟然如此有见识。

“哦?”董书恒心中也在盘算是谁也有这眼光。难道是他?

“魏兄可曾听过“师夷长技以制夷”,最近一百多年,欧洲通过工业革命,确实走到了我们前面,但是凭着我们厚的文化底蕴,资源,未必不能后来居上。”

“但是现在的朝廷,朝堂上的士大夫却掩耳盗铃,敝帚自珍,闭着眼睛,假装自己是巨,目空一切却又一次次被打脸。哎……”董书恒趁热打铁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