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四十一章 地主的选择

第四十一章 地主的选择

傍晚时分,徐州城最大的酒楼,云龙大酒楼上生鼎沸,基本上徐州及周边有有脸的物都到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许多为了能坐的靠里一些,中午就赶来占位置了。

大家都是聪明,这次六大家族覆灭,许多都知道——这徐州的天怕是要变了。一些中小家族像嗅到味的猎犬一般。已经准备好加分割六大家族的盛宴当中。

已经落下,董书恒才来到酒楼,不是他要摆谱,实在是有太多事要处理。白经理和范经理以及蔡树森都跟在他的后面。桂知府跟董书恒一起来的,他并排走在董书恒的身边。

警卫早已在酒楼开门之前就布置到位,每一个进酒楼的家族代表都经过身份审核以及抄身等安防程序。

随着门一声唱和,众顿时安静下来,只见一个英俊的年轻走在知府的身旁。大家都不是傻子,知道这个年轻就是新任江北提督,淮海军统领,江北最大的两家商行淮海集团和长江集团的话事董书恒了。

纷纷行礼,董书恒也一一还礼,态度谦恭有礼,一点没有上位者的傲慢。

桂知府担任了酒席的主持角色。他举起酒杯说道:“董大带兵守卫我徐州,这次更是大匪军,让我徐州免遭荼毒,他是我徐州的大恩。大家一起举杯感谢董大。”

举杯都是一饮而尽,董书恒喝的是花雕,自信还是能喝几杯,也跟着一饮而尽。

“大家都知道我们董提督,不光带兵打仗了得,更是一位财神爷。他在扬州一手创办两大工业园区,引进洋的生产技术,可谓进斗金。现在洋货横行,就是因为他们掌握技术,成本更低,而董大的工厂已经可以和洋竞争。想我徐州四省通衢,本应商业发达,奈何匪不断,商路不通,以至于我徐州近年逐渐没落。本府愧对徐州父老啊,还好现在我们等来了董大,我相信有董大的帮助,我徐州复兴有望。”我们的桂知府还没有能力说出这么一番话,这都是董书恒下面的给他打好的稿子。但是桂大记忆力不错,全都能背下来,表演天赋也极好,说的是声并茂。

“众位,刚才桂大的话,本官愧不敢当。不过大家都知道本官是盐商出身,知道大家心中所苦。自西夷用坚船巨炮打开我大清国门,利用条约向我大清大量倾销商品甚至鸦片,每年赚走大量白银。白银就那么多,每年流出的多了,那么咱们大清市面上的银子就少了,大家的生意自然会越来越难做。”

都是茅塞顿开,怪不得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怪不得百姓越来越穷苦,原来是银子都流袋。

“生意难做,百姓穷苦,此动之始也,如此循环往复,我们每个都不能在这个漩涡中独存,试问匪四起,又有几家能够明哲保身呢?”董书恒继续说道。

底下的皆是点。是啊,命如芥,这几年四处民,不就是世的征兆吗?

“所以,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本官侥幸学了几年洋学,粗通洋务,自掏腰包,组建团练,一面平定判,以求自保,一面兴办企业,振兴国货,驱逐洋货。”

“咱们徐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所以我跟桂知府商量了一下:第一,清除徐州一切关卡厘税,以后徐州以及整个江北都将合为一体,各位行商只要一次税,这个税率不会超过3个点。也就是说大家出货以后只要向官府一次缴总价的3%作为利税,就可以在江北通行无阻。”

“第二,淮海集团投资两百万两在海州建了一座海港,以后我们徐州的商货可以就近从海州出海。最迟在明年年中,淮海航运就会开通上海、琉球、朝鲜、本、南洋的航线,为大家开展海贸创造条件。”

“第三,凡是投资实业需要购买机器设备,徐州府会给予设备购买款项10%的补贴,台北的机械厂也会给予九折的优惠。另外可以在长江银行享受年利率5个点的低息贷款。徐州地理位置非常好,这里生产的东西,可以就近销售到安徽、河南,甚至可以卖到山西、蒙古。”

“第四,未来一年,江北将会投资300万银元疏通运河,整修官道,这些工程将会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承包给各家去做,我们在坐的都有机会,如果在坐有条件的,可以自行组织工程队过来承包。”

“第五,淮海军的江北行政总署会出资100万两银元,在徐州地区每个乡镇成立一所小学堂,每个县城立一所中学堂。在徐州成立一家大型综合书院。”

“第六,淮海集团将组建淮海安保公司,为各家商队的贸易提供安保服务。这些商队护卫的战力不会低于淮海军的士兵。另外,淮海集团还会成立一家保险公司,各家可以为自己的货物投保,如果货物在运输中出现意外,我们的保险公司将会全额赔偿。当然,前提是你雇佣了安保员的况下。”

“第七,淮海集团将整和整个徐州地区的矿山,铁厂,成立一家徐州煤炭钢铁集团份公司。长江实业以及淮海集团会投资500万银元,另外会向社会募集500万银元资金。在坐的,如果不愿意自己做生意的可以考虑一下。现在中国正面临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抱着那点土地的话只会让家族逐渐没落。当然,我也不会强迫大家,这点钱我自己都出得起,但是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大家一同致富。在这里我可以透露一下,我们已经从美国购买了一整套的炼钢设备,今后徐州钢铁的年产量有望达到5万吨每年,这样我们生产的钢铁几乎可以占据整个大清的市场。”

在坐的,哪怕是那些最保守的地主也都心动了,把银子埋在地下也不会变多,还不如用来投资,这样后代即使没能力也能捧个金饭碗,直接留银子给后,要是碰到一个败家的子弟,又能挥霍多久呢?

大家都是明白,不是说保守的就一定笨。相反,中国最会变通的一群也是出自地主士绅。历史上的洋务运动,确实为中国的近代工业化打下了一定基础,而这场运动的发起者也是地主士绅。纵观洋务运动所引进的各种技术设备,无一不是当时最先进的,很多在国外都没有普及,这些洋务运动的开拓者就能敏锐地嗅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至于洋务运动最后没有改变中国衰败的命运。董书恒觉得这主要是内部环境制约,清政府的腐朽体制不能给予洋务运动良好的发展环境。如果不受清廷节制,完全由民间商办,这些新兴企业会发展的更好。另一方面外部环境,列强蓄意阻止坏洋务运动,那时“黄祸论”横行,无疑是一些西方列强害怕中国强大,从舆论上,技术上对中国的洋务运动加以坏。就比如本对汉冶萍公司做的那些龌龊事。

董书恒现在在江北做的事,不仅仅是引进技术,同时,他还在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营商环境。取消关卡,修路、疏通运河,建设港,是为了方便商品流通。组建银行,私铸银元,是为了给市场提供充足流通货币。组建安保公司,保险是为了给商品流通提供安全保障。

庞大的基数,广阔的国土纵,使得现在的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可笑的是这么大的市场一直是列强在瓜分。中国的商仿佛集体沉寂了一般。现在董书恒就是要唤醒这支力量,在经济上与列强对抗。利用自身优势提前控制内陆市场。

等到江北大量物优价廉的商品充斥内陆市场时,列强即使要求清廷全面开放,董书恒也不会再怕他们。

董书恒的一系列惠商政策让底下的一些商还有一些转行行商的地主,听得直喘粗气。董大相当于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