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虎不是个犹豫不决的,一旦心下认定了,就不会再有太过顾虑,三丫远比大丫活泼,叽叽喳喳的说着他手下大将的粗鲁、
躁,好像很怕他拒绝,怕他要自己嫁给其他
似的,对此董虎也只能暗笑不已。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回到西宁城后,董虎只是大致翻阅了遍三丫做出的备忘录,并未下乡走访,他相信三丫和下面兄弟姐妹不会在这些事上欺骗,无论做的好不好,他都不会太过恼怒处罚,顶多将做不好的弟弟妹妹叫到身边,告诉他们哪些不足,应该从哪里
手,该怎样去做。
董虎更愿意让督理民政兄弟姐妹在摸爬摔打中成熟,不会对此太过苛责,只是翻看了一遍半年来耕种况,其他事
并不准备太过
手,对于他来说,只要有足够的粮食,其余的都不是个事,至于打架殴斗,甚至伤
命……大西北还能少了这种事
?
大西北民风悍野,别说打架殴斗不是个事,就是发生民变、劫掠杀,那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想要瞬间把羌
变成品德高尚的劳模,那是想也别想的事
。
董虎不会太过在意民事、律令,但他在意稳定一切的军队,在意军队建设,在意对军卒的约束。
白里,在董虎默认了“三夫
”后,当晚三丫就没羞没臊钻
了房中,次
一改往
衣着发型,唯恐别
不知道她成了三夫
的事实,随后小半个月里,更是一路跟随董虎视察了西宁、安夷训练营。
在董虎视察了一遍齐整净的安夷训练营后,并没有继续前往允吾城训练营,但他总觉得“安夷城”不是很好,为了表明羌
也是大汉帝国的一员,不仅当着一
“董”字将领的面写了份奏折,更是当场为“安夷城”换了“安民城”名字,让
将城
“安夷”三字清除掉,换成“安民”两字。
“安夷”有碍民族团结,会让羌感觉自己与汉民是不一样的,炎黄子孙血
里本就有羌
血脉,若不是穿着不一样,脱了光光后,两者基本上就是一个模子出品的。
与“山西大同”一样,董虎越制更改“安夷城”为“安民城”,而这显然让“董”字羌将领很是高兴,酒宴上也让董虎多饮了一杯。
孙牛对董虎未能前往允吾城训练营有些失落,但他很快就又“傲视群雄”高昂着颅,因为主公说了……
“允吾城训练营咱就不去看了,咱相信,只要你黑牛还在允吾城,允吾城训练大营就不会差了他半分!”
“咱绝对信任你黑牛……”
“换了旁,咱说啥都是要去允吾城看一看的……”
……
孙牛嘴咧得老大,胸膛拍的咚咚响,一再保证自己绝对没有偷懒,全是按照主公说的做的。
因为各地驻防要塞、城池耕地多寡不同,屯田养兵规模也各自不同,就需要另择一些地方进行耕种屯田,而董虎也最为照顾军卒,所有兵卒屯田所在并不是在山岭梯田,而是选择在各个平原谷地的中心,是河湟谷地最好的地段,以此凸显他对兵卒的重视。
允吾城、安民城(安夷)、西宁训练大营居于河湟谷地东中西三处谷地平原的中心,距离河湟谷地三处重城较近,若其他地方发生变故,任何一城都可以在一间征调一万兵卒,可以最短时间内应对最危险的变故。
三处训练大营每一处都有过万屯田兵卒常驻,名下各有五千董虎直属隶为他们耕种、放羊,充当训练大营随时出征的辎重民壮,保证军卒的
常衣食住行,再加上这些军卒的过万家属,平时并不需要太过担心。
训练大营是董虎在这个时代的府兵、卫所兵卒,平里,允吾城副将孙牛、安民城副将刑勇、以及董虎直属的西宁城是不直接
手训练营的事
的,各训练营内大小事
由都尉府长使三丫直接督理,各训练营也有自己的长使常驻督理,如同军中参谋督理训练营内大小
常事务。
训练营长使主管训练营内大小事,一旦发生战争,各营副将就有了作战权,两者的职权是分开的,但允吾城训练大营与其余两处训练大营不大一样,若将河湟谷地比做一个国家,副将孙牛就是边军大将,允吾城就是边境重城,对于这样的边军大将,就要给予足够的权利,给予更多的临时作战权,允吾城训练大营长使权柄就要弱化了许多。
狭义上的河湟谷地是允吾城以西,是老鸦峡以西,河湟谷地像一串香肠,每一段香肠之间都有绳结扎着的,绳结的位置就是一段道路难行的峡谷,是防御重地,防御住了峡谷,就阻拦住了敌进出,而允吾城就是这样的防御重城,是在老鸦峡以东的出
位置,占据了允吾城就堵住了河湟谷地羌
的进出,也因此,允吾城才是金城郡的治所所在,是防御河湟谷地羌
的重心中的重心。
狭义上的河湟谷地是允吾城以西的谷地,但这只是狭义上,而在允吾城以东还有五六十里的谷地,直至湟水与黄河汇流,这一段谷地平原同样也属于河湟谷地的一部分,但因为两处河流汇聚在一起,冲积出来的出平原就要开阔的多,防御就要困难的多。
不仅允吾城防御东面谷地出处困难些,同时还要防御南面的积石山,是他
可以自河关塞渡过黄河,进行侧击允吾城,董虎领五千骑迂回奔袭允吾城时,走的就是这条侧击道路。
如此一来,允吾城防御的任务压力大,可能出现的突发况较多,董虎给允吾城守将的权柄也更大。
或许他不屑一顾,都是大汉朝的臣子,允吾城以东是大汉朝真正直属领地,要重点防御也应该防御临羌城以西,董虎把重点防御放在允吾城,不是想造反,那就是在造反的路上。
关键是董虎与韩遂不对付,或者说与韩遂背后的东羌不对付。
河湟羌是羌的祖地,是严格意义上的西羌,其余地方的羌
都是大汉朝自己分散出去的羌
,也就是说,除却河湟羌外,哪怕大汉朝最西面的西域、敦煌郡的羌
,看似比河湟羌的位置还要西面,但他们都应该归
“东羌”行列,是臣服了汉朝并被汉朝打散安置的,只是
们本能的将陇西郡以西的陇西羌
称作西羌,余者分为东羌。
河湟西羌与其他地方的羌有着很大的不同,西羌每每反叛,实质上是烧当羌与大汉朝之间的战争,是当年陇西太守张玗在宴会上一下子杀死了八百多烧当羌大小
领的因果。
烧当羌是高原羌,高原羌子又倔强跟
驴子似的,大汉朝一下子杀了他们这么多
领,还是在投降酒宴上
谋算计杀死的,双方就结下了死仇,几百年来,每一次羌
造反,烧当羌都会参与进去,两三百年来,烧当羌不知死了多少
领、族
,双方也只能有一方彻底倒下,这场持续了两三百年的战争才会结束。
河湟羌造反的原因出在烧当羌身上,烧当羌在河湟谷地的末端,只要烧当羌造反,谷地内的大小羌部就不得不参与进去,就与董虎强迫着无数从谷地东面向西推进一般无二,烧当羌如同推土机似的推着谷地内无数
造反,不造反……就去死!
烧当羌是河湟羌造反的源,想要河湟谷地安宁就只有彻底
掉烧当羌。
掉了烧当羌,整个河湟谷地也有了彻底安静下来的条件。
但东羌不同,东羌是大汉朝自己分散出去的羌,不仅遍布整个凉州九郡,就是并州也存在大量羌
,两三百年繁衍下,受到汉
影响的东羌早就与西羌不同属,东羌造反的原因那就太复杂了,而且东羌
造反的心思也多,远不是烧当羌要报仇、出气那般单纯。
趁着烧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