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雅丽示意大家都保持冷静,看向李墨说道:“说说你的目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秦姑姑一定认识京大历史考古专家朱昌平教授吧,你可以联系他,向他求证我的身份。”
“你还认识朱教授?”
“姑姑,你就打个电话试试。”
秦雅丽很快拨通电话:“您好朱教授,有个事向你求证下,你认识一个叫李墨的年轻吗?来自魔都。”
电话里朱教授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就听到秦雅丽发出一声‘啊’,脸上露出意外之色。
“啊!”
“啊,好的,好的,谢谢朱教授。我不认识,我那个侄和他是朋友,所以一聊才知道有这层关系。你要不要和李墨说两句...好的,那回
让他回你电话。”
这下众都愣住了,这小子还真有什么来
不成。
秦雅丽挂掉电话,表纠结的朝五个保安摆摆手说道:“一场误会,你们下去吧。”
“雅丽,他是谁?”秦老爷子问道。
“爸,李墨是朱教授今年特招的京大学生。那个举世无双的明洪武三爪暗龙同青釉双耳瓶就是他捡的大漏。”
现场一群顿时大眼瞪小眼。
“朱教授还让我通知你,说李墨在潘家园还淘到了一全套大清龙邮,一张‘大一片红”,还有个明朝皇室的犀角杯,说如果你喜欢的可以向李墨购买。”
其他不知道大清龙邮的价值,但秦老爷子可是个中高手,脸上的震惊不是装出来的。
自己的孙到底是从哪里捡回来的这个牛掰
物,前后给
的印象简直是翻天覆地,冲击力太强烈。
“你们下去吧,这的确是个误会。”
“秦爷爷,正所谓知知面不知心,他就算是朱教授学生,也不能保证他手脚就
净啊,还是要好好检查下。”
秦老爷子眉一皱。
“佳宇,你可能不知况,光李墨淘到的那些邮票就价值过亿,而那个被禁止出国的双耳瓶要是上了拍卖会,价值至少十个亿。这书房里的东西还真
不了他的双眼。”
不说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秦雅丽这么一说,众呼吸都为之一顿。
眼前这个李墨果真是个了不得的物。
“哈哈哈,难怪之前在大厅里你只对那些字和碗感兴趣。既然都是误会,大家还是都回客厅吧。小墨,老李,我们到书房坐一坐。”
秦老爷子对李墨本就有好感,现在知道他的真实来历,真像碰到了知音,热的拉着他走进书房。
“思睿,你和他在哪碰到的?”
秦思睿还有点发懵,这都哪跟哪呀,路边随便拉个都大有来
。
“想什么呢,姑姑在问你话。”
“哦,在王府井西餐厅拉过来的。姑姑,我去给他弄点吃的。”
秦思睿这才想起他还没吃午饭,一直饿到现在。虽然他是冒名顶替,但也不完全怪他。
秦雅丽摇摇,跟着走进书房,大厅里的那群
她都不喜欢。
“李小友,快坐,今天怠慢了。”
“老爷子,你这样让晚辈惶恐啊。”
“哈哈,在我们这行,达者为师。你年纪虽小,可在古玩界以你的本事那就是大师级的,放眼望去,横跨数十年光景,从来没出现过如你这般的战绩。朱教授那我还是很了解的,他能看中你就说明你的品行绝对没问题,我们老少爷俩成为忘年
也是可以的嘛。”
秦雅丽在一旁哭笑不得,老爷子算是收藏界的名,这辈子捡漏不少,但与李墨相比就显得寒酸,他的心
能理解,可成为忘年
算什么。
让他们这些儿孙何以堪!
“老秦,你可别给小辈压力,我们先喝茶。”
“对,先泡茶,雅丽你来。”
“小友,那个双耳瓶多少钱捡的漏?”
“花了五万多买的黄金饰品,那个是赠品。”李墨轻轻一笑,“至于那些邮票花了小一万,老爷子想要了解的话就去参加秋拍,我已经一价卖断给京都新世纪拍卖行。”
“我比较钟字画和瓷器,其他的也就一睹风采就好。对了,你有没有捡漏过字画之类的?”
“前些天在一家糕点老店里淘到一副徐悲鸿大师的真迹【双骏图】,不过已经卖给京都的一位马的大收藏家。”
“真是高手。”
李墨喝一大红袍,香气回
,就是肚子更饿。
“跟着师傅学了点皮毛。”
“有机会一定要给我引荐下你那位师傅,到底是什么样的师傅才能培养出你这样的徒弟。”
秦老爷子越谈越起劲,旁边的李老爷子却暗叹气,自己的孙子虽然很优秀,可与眼前的年轻
相比缺乏那种沉稳的素质,处变不惊气度。关键这个李墨还不满十九岁,再过个几年谁也想象不到能成长到什么地步。
秦雅丽在一边泡茶,一边暗暗打量着李墨。那个同青釉双耳瓶现世让在场的史学家都激动的直嚷嚷,博物馆的几个负责都眼红不已,现在估计都在暗中较劲争取到这个双耳瓶的展览权。
秦思睿端着一碗面条走进来,是葱花面,煎了两个糖心蛋,几根青菜和一两勺酱,这应该是大厨的手艺,看起来清淡而美味。
“吃吧,免得把你饿晕了。”
李墨也不客气,也没啥不好意思的,就当着几面大
吃起来。
“思睿小姐,这面条味道不错,就是量有点少。你这表面上看起来有点冷,其实心是热的。”李墨一
吞掉一个糖心蛋,看的旁边的
喉咙都动了动,他们都想吃上一
。
“先垫垫肚子,晚上有大餐。”秦思睿冷冷的说道。
李墨瞄她一眼,这种格怎么能当明星,见谁都是一副拒
千里的面孔,再漂亮也会受
排挤的。
“望什么望,转过去。”
“思睿,李墨毕竟是客。”秦雅丽真拿这个侄没办法,从小
子就冷,和父母关系也一般,尤其是不喜欢别
去
扰她自己的生活。
李墨端着面站起来,转身含糊的说道:“这些古董才是我的最。”
旁边的两位老爷子也苦笑不已。
书桌上还放着一块老砚,是之前秦雅丽要做主送给他的,李墨一边吃着面条,一边打量着它。
咦,这块老砚似乎哪里不对劲。
李墨三两吃完面条,喝完面汤,然后碗筷放到一边,拿起那块老砚翻看起来。
从材质来看,这是四大名砚之一的澄泥砚。这种名砚制作始于晋唐时期,兴盛于宋朝。其特点是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而且不耗墨。
眼前这块老砚主体颜色是蟹壳青,表面有竹刀雕刻的灌木纹饰。让李墨感觉奇怪的是这块澄泥砚体积厚重,打磨手法粗糙,表面的裹着的黑腊已经失去那种光泽,有眼可见的蜘蛛网裂纹。
如此名砚却如此粗制滥造,整体看起来也不够致,好似随手制造出来一样。
李墨下意识的凝神望去,老砚有一灰色光泽,但并没有光圈扩散,说明这是约清中期传下来的老物件,并没有什么艺术价值。
视线一下子穿透到内部,竟然有上百道橙色光圈透出来扩散向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