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蜀臣 > 第047章、道难

第047章、道难

想到是那些百战余生的禁卫所授。

如此勤练勉学,亦让句扶、柳隐及各自麾下兵卒,对其好感大增。

句扶直接遣了一雄壮无比的板楯蛮,教他刀盾合击、矛盾共用的搏斗技巧;而柳隐则是挑选一游侠儿出身的扈从,来教他轻盈闪避的步伐,以及术。

一路之上,他算是最累的了。

若无滇马代步,或许他早被仍在辎重车上推着走。

源于兵卒以生长于中丘陵、极善徒步、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的板楯蛮为主,且此地乃蜀腹心,无需警戒太多等缘由,郑璞一行行军速度颇快。

依常理,正常行军的速度,一约七十汉里左右。

但他们竟每都行军八十里以上。

句扶还叹息过,若有畜力驮运粮秣及辎重,他麾下賨行一百里,亦非难事。

嗯,蜀鲜少畜力。

耕牛金贵,不做军用,而驮马又稀少无比。

他们一行的辎重粮秣,都是力推运或背负,极大拖延了行军速度。

唯一庆幸的,是他们行军路线的前半段,乃沿着走马河流向而行,途径广都、武阳、彭亡聚至南安县(鱼涪津),再折向东进僰道,亦是到了蜀地东南中的主要道路之一:南夷道(五尺道)的起点。【注1】

此前道路颇为平坦,且沿途邮驿颇多可补充净水源,亦可持丞相府手令于县邑补充粮秣。

因而,句扶等所携的粮秣,仅需够五之用即可。

极大减轻了兵卒们的运负之苦。

后半段,则是从僰道循着南夷道,走南广县,折东南,南中的朱提郡,至庲降都督府所在的南昌县。

这段路途几乎跋涉于崇山峻岭中,异常仄崎岖。

又兼水泽密布,毒瘴蛇虫颇多,马皆难行。

行五十里,都可称之神速。

然,道虽难,军令已下,误期则斩,郑璞三亦不敢玩忽,每尽可能多行几里。

所幸,秋冬之,天高气爽,让行军少了些炙苛刻。

就在郑璞等跋涉南下时,京师成都内,却是群议汹汹,声鼎沸。

成都柳家,被某个小吏暗示下,便将朝廷允柳隐可出家资自募部曲之事,在闲谈中“无意”透露出来。

瞬息间,各大豪族,闻风而动。

各请托或自荐,求朝廷能让其后辈子侄“为国”竭诚效忠,誓身作齑亦不悔!

自然,被丞相一句“尚未逢时,稍安勿躁”给压了下去。

让那些豪族们徒然坐而待旦,犹恐失之而落他之后。

免不了,频频聚宗族耆老商议。

而皇宫之内,天子刘禅与侍中关兴,则面面相觑而无语。

-------------------------------------------------------------------------------

【注1:公元前220年,一统六国的秦始皇以咸阳为中心,下令修筑连接全国各地的驰道,南夷道乃蜀地延伸至云贵高原的部分。然受地形影响,道路仄处仅宽五尺(约1.2米),故亦称为五尺道。汉朝为控制五尺道以安南中,建置了僰道、南广、朱提和味县四县,因而五尺道前段,被称为朱提道。】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