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存活那一方,都会势力大损,且会因诛杀友军导致门楣声望大跌,哪怕后再度昌盛,亦不会被
拥护。
尤其是,被夷灭那方的资财与田亩,朝廷便可顺势纳囊中!
无论用以军屯养驻军,抑或者授于土蛮夷编籍
户,皆是朝廷喜闻乐见之。
至于獠部落,以粮胁迫,迁徙走一半族群,其势则弱。再稍微扶持一下濮
,让两族相互制衡,他们焉能再敢心生叛
之念?
唯一可虑的,便是郑璞之策,实施起来更加繁琐、更费时罢了!
不过,身为太守的马忠,最不缺的便是时间与耐心。
“子瑾之策,甚好!”
一番思定的马忠,微微颔首,冁然而笑。
旋即,又轻轻谓之,“不过,子瑾如何筹谋,让彼朱邪与那些大族,相互攻杀邪?且兀那獠部落,素来不服王化,生
凶狠,若是势穷反生戾意,决死与我军呢?我军于此兵力,并不占优势,若大战起,胜虽无悬念,然亦会死伤众多,此绝非丞相所愿也!”
“回太守,贼众内讧,已无需我筹谋矣!”
得问,郑璞露齿而笑,轻声回道,“彼贼众者,若有共难之德,那么,我甫一率军来此时,便早倾力来攻,以图灭我军之锐。然他们却是错失良机,以此可见,他们并无决死之心矣!今太守及陈将军已率军至,敌我优劣逆转,彼势穷之际,又安能不遂我军之意邪?”
“哈哈哈~~~~~”
闻言,马忠畅怀大笑。
还很亲昵的,拍了拍郑璞之背,感慨出声,“子瑾心智,真不似方及弱冠之!”
呃..........
一时间,郑璞微愕,心中讪讪然。
所幸,马忠亦没再赘言。
乃是一定计,便迸发果敢练,雷厉风行。
先是将郑璞所言“仅活一方”的招降之意,录多份绑于箭矢上,遣城内。
又大举征并未从叛的濮部落,别遣军护道,前去将獠
部落所植的稻田尽数抢收,还不忘放不少獠
孺
城内告知消息。
事竟后,便将三面困城之势,尽归一营,静候城内叛军是战是降。
是时,已然七月中旬矣!
恰好,益州郡传来消息,贼酋孟获率从叛南,
袒至丞相诸葛亮营前投降。
此消息于句町城内的叛军而言,乃是到了不得不做出决定的时刻。不然,丞相别遣军来援马忠,他们想投降,亦无机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