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69章 吾乡

第69章 吾乡

出乎所有的预料,参将大斩杀丁碧家丁后,这位宿敌好像变得消停了很多,一连十几都没派来报复。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事出有因必有妖,若反常必有刀,丁碧的反常行为让康应乾觉得很是不安。

他坚持让参将大给自己增派两个护卫,加强对他这个智囊的保护,生怕自己哪天走在街上突然被一刀砍死。

刘招孙倒没有这个担忧,要想刺杀刘参将可不没那么容易,除了中军卫队的十几位高手,还有金虞姬的贴身保护,而且刘招孙本也是一员猛将,除非突然袭击,否则三五个打行也不是他对手。

不管三七二十一,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刘招孙乘势占了高台子村附近两千五百亩田地。

这些田地原本就是马林和喻成名等大们的军田,在康应乾的作下,死去辽镇将领的军田顺利过渡到了刘招孙名下。

开原城南的一万亩庄田属于无主之地。

经过几方势力激烈博弈后,有五千亩被划刘招孙名下,由庄田恢复成了军田。

想想当年,这五千亩军田被李成梁霸占,变为为庄田,供他李家挥霍享用,如今又回到军户手中,刘招孙不由感慨天道回沧海桑田。

当然,为了得到这五千亩庄田,刘招孙也付出一百多的代价。

追随刘招孙的辽民和沈阳、辽阳两地的辽镇家丁们,一连了好几仗,三边各不相让,最后死了两百多,直到熊廷弼出面,大家才终于罢手。

经略大对各方势力的这种争地冲突都视而不见,除非闹得太过火,或是他的小友刘招孙出现劣势,熊大才会出来,拉拉偏架,压制一下如狼似虎的辽镇军

好在辽镇的主要收不在土地之上,他们主要靠走私贸易和辽饷牟利。

熊廷弼可不像杨镐那样容易对付,手握辽饷和兵权,脾气也很火,所以大家都很给他面子。

李家虽然败,好歹还有个李如桢在辽东。

最主要原因还是刘招孙手下这些辽民是真的来拼命的,

凡此种种,很多因素叠加起来,辽阳和沈阳的军们最终让出了五千亩良田。

开原三面皆为敌,兵力极为紧张,去掉镇守、巡逻、斥候的战兵,可以自由调动的兵力不超过八百

刘招孙不忍心让那些追随自己这么久的辽民,继续以命换命,去和辽镇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

刘招孙一直认为,命至贵,力才是最重要的资源。

于是,四月中旬,他决定见好就收,下令各处停止圈地。

万历四十七年春的这场开原圈地运动暂时告一段落。

当然,在刘招孙势力尚不能有效控制的区域,对于那些双方或多方还存在一些具有争议田地,刘招孙建议各方不要争斗,而是平静的坐下来。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刘招孙预计到今年年底,开原至少会有两千新军练成,加上当前的战兵,他手下锐战兵的数量将突五千

等到了那个时候,他就可以亲率这几千新军,让康应乾拿上新印刷好的地契,去和周边几位邻居,尤其是丁参将,好好聊一聊什么是自古以来····

四月中旬,熊廷弼派从沈阳送来了种子、农具、耕牛。

农具约有一千副,大都是锄和耕犁之类的铁器农具,刘招孙想要的水力风车之类的器械,一个也没有。

各类种子共有八石多,康应乾看了,摇说这点种子估计只够播种七八千多亩田地,而且未必都能做种子。

送来的耕牛有三十五,估计还不够定国珍杨启隆底下的卫所耕作使用。

刘招孙立即派把牛拉到城外翻土耕作,开始施肥下种。

虽然如此,不过经略大的心意却让刘招孙很是感动,尤其是在当下这种四面楚歌的境地下。

刘招孙估计熊廷弼在沈阳子也很不好过,否则以他的豪迈格,绝不会对自己如此吝啬。

除了这些农具耕牛,熊廷弼还给刘招孙小友写来一封书信。

经略大在信中说,蓟镇在沈阳和辽镇冲突不断,萧如薰已经带领柴国柱他们返回蓟州,沈阳城内的武备况和刘招孙所说的差不多,熊大惊讶发现,圣上给自己的这点粮饷根本不够填辽镇的窟窿,更遑论什么扫犁庭,所以也没什么钱粮再支援开原。

熊大在信中,勉励刘招孙小友自行想想办法,开动脑静,实在不行就出关抢一抢蒙古真,这些外番牛马足够。(对此刘招孙表示不能苟同)

熊廷弼还说,李如柏死后,李如桢每只是酗酒作乐,也无心辽事,熊廷弼准备上疏皇帝,将这个纨绔之地调回京师,熊廷弼感慨辽事难为,朝廷又调集几只客兵奔赴辽东,最后他告诉刘招孙说,朝廷的封赏很快就要下来了,皇上这次龙颜大悦,一连几晚上没睡着,让他做好加官进爵的准备。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