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181章 泰昌的反击

第181章 泰昌的反击

(注释1)

当时这样形容采木的官员:

采木之官,风餐露宿,夕山中,或至一年半岁。(注释2)

当然,即便如此,也没敢打孔林的主意。

刘招孙已经把衍圣公宰了,顺便砍几根木也在理之中。

战兵们将巨木切割成块,夹藏在运往文登的粮中,秘密往威海卫港。

这些优良木材将乘船浮海,运至朝鲜皮岛,为平辽侯的造船事业提供最核心物料。

孔林中的石碑更是价值连城,碑林中多有历代书法家的真迹,在书画专家乔一琦的建议下,刘招孙安排工商司谢阳,让工商司通过辽东商贸公司将这些石碑走私卖到南方,卖给江浙、福建那些大财主,换取茶叶丝绸。

乔一琦粗略估计,即便按照当前最低行价,五百多块唐宋碑,至少得卖个五十万银子。

挖坟盗墓,开原军没有参与,并非平辽侯不愿意,只是实在是运力有限,搬不了那么多东西了。

基本都是周围佃户自发的。

当然,平辽侯给这些愤怒的佃户提供了作案工具以及必要的粮食。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应该就是这样的。

不仅如此。

平辽侯还宣布,孔林周边的三十万亩的佃租,今明两年都不用了。

考虑到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孔子后来继承衍圣公,短时期内,曲阜孔林只会成为无主之地。

无论是伐木还是盗墓,只要在孔夫子上动土,都是杀大罪,孔林佃户自然坚定和平辽侯站在一起。

周应秋每查访,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一个愿意举报开原军的佃户。

佃户被关押在曲阜大牢,兵备道还没来得及录供,次,这便死狱中。

最后,平辽侯出三十多个闻香教民,把砍伐林木、盗墓偷碑的罪行都推给了他们。

与此同时,曲阜民意汹汹,那些得了好处的佃户,纷纷堵在县城门,不让出城,说是要给衍圣公报仇,要去京师告御状。

法不责众,除非想让山东继续,否则只有对孔府惨案了结。

张监军和周应秋知道这背后都是刘招孙指使,他们心中愤恨,却无可奈何,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注释:

1:采木之役,自成祖缮治北京宫殿始······(万历年间)三殿工兴,采楠木于湖广、四川、贵州。——《明史·食货志》

2:《广志绎·江南诸省》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