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 第112章:迁都长安(2)(万字大章求订阅)

第112章:迁都长安(2)(万字大章求订阅)

魏用兵,休养生息,是大汉王朝眼下最正确的选择。

既然不用主动出兵打仗,那么就可以趁机让诸葛亮归政。

但是,他们都没有想到。

诸葛亮居然同意了。

他居然愿意放弃权利?

刘禅却并不觉得意外,因为历史对于丞相的记载有很多,而且即使他治理蜀中十几年,最后病死于五丈原时,其名下也并无多余田产。

而且如果他真的是如曹那等相,在他死后,也并未将他的位置传给他的子嗣。

丞相高风亮节,这些大臣们不确定。

但是刘禅却信不疑。

此时让丞相归政?

就在诸葛亮刚说完话,刘禅突然从龙椅上站起,先是向众臣摆了摆手,才缓缓说道:“谯卿此言诧异,关中之战并非朕之功,若不是丞相即时赶到潼关,我大汉也不可能取得关中之战的胜利。”

刘禅先将功劳推给诸葛丞相,然后又说道:“至于卿所言归政于朕,这话从何说起?”

“丞相开府治世,为朕分忧,此乃朕之允事;”说着他笑了笑,才有说道:“况且丞相但凡大事,皆是先奏与朕知,获朕许可方才施行,何谈归政一说?卿是要让丞相归何政于朕?”

刘禅的话,让一众大臣顿时一愣。

因为他的话,并无虚假。

虽然丞相开府治世,很多国政方针,均出于丞相府。

但是正如刘禅所言,但凡大事,诸葛亮都有先向刘禅奏报,虽然在很多眼里,所谓的奏报,也只是一个形式罢了,最终都会按照诸葛亮的意思去施行。

但是刘禅很清楚。

比如历史上的刘禅与诸葛亮。

别的不说,就说第一次北伐。

原本是诸葛亮上奏,请命领兵北伐,但是刘禅却以曹魏势强,同时大汉刚经历了南征平的战争,觉得此时应该休养生息。

但是诸葛亮很明白,那时候曹丕病逝不久,曹叡刚刚登基为帝,而且那时候关中空虚,是大汉北伐的良机,若是错失,恐再难获得这么好的机会。

于是乎,才有了诸葛亮闻名于世的出师表。

若是丞相诸葛亮擅权专政,即使刘禅不同意,他也会领兵出征,用得着写什么出师表?

写出师表的目的,无非是因为皇帝刘禅不同意出兵,但是诸葛亮觉得此时是北伐的大好良机,不可错失,于是陈说事厉害,希望得到刘禅的应允吗?

就鉴于此,刘禅并非是一位被架空的皇帝。

他说的话,还是有一定的分量。

至于后世所谓的诸葛亮擅权,直接将刘禅圈养在后宫,其实这只是谋论看得多了,于是便自以为的觉得,掌握大汉政权的诸葛亮,也是像曹那样的权臣。

但是现在刘禅已经穿越到这个时代,经过他这些年的了解,和亲生经历,他也更加了解大汉的这位丞相。

“相父!”刘禅随后向诸葛亮说道:“朝政之事,还是由相父节制,治国理政本不是朕的长相,相父切不可推脱。”

刘禅说得很真切。

大殿上的诸葛亮,甚为感动。

他并不看重这些所谓的权利,他只想尽忠职守,通过他的努力,可以完成先帝复兴汉室之大业。

如今看到陛下逐渐成长起来,他是真的很高兴。

若是陛下真的能够独挡一面,愿意亲自治理国政,他是非常愿意卸下重担,从旁辅佐,如同当年辅佐先帝一样。

可是现在,刘禅如此真切的话语。

他没有推脱。

“老臣领旨!”

皇帝都已经发话,关于归政的事,也算是告一段落,即使谯周在内,也没愿意在出来继续争取。

因为家皇帝都不在意,他们再怎么争取,又有何用。

同时也都更加清楚,皇帝对于丞相的信任,可不是他们可以比拟。

这是刘禅希望看到的。

大汉王朝想要长治久安,短时间内,或者说在丞相还在世的时间内,他不会做出任何改变,因为他更相信,诸葛亮治国理政的才能,必然比他要高明得多。

当然——

即使他相信历史的记载,还有这些年与诸葛亮的相处,确信诸葛亮就是如同历史记载那般高风亮节,忠贞不二。

但是眼下大汉王朝,已经不在是历史上偏居一隅的蜀汉小朝廷,所以刚才故意提及,但凡大事,丞相皆是先奏于朕知,然后才会去施行。

这话其实也是留了一手。

不做皇帝,或许不会想这么多。

纵使知道丞相是忠臣,但是皇帝可是一个危险的职业,多少留一手免得自己以后没了后路。

当然,这并非是不相信丞相。

只是因为作为皇帝,多少得为自己考虑一些而已。

朝政之事解决。

现在该散朝了吧。

休想——

“启奏陛下!”诸葛亮此时又行一礼奏道:“国祚延续,关乎国家的命运,老臣知陛下仁厚,登基至今,后宫仅皇后一。”

话到此处,皇后张鸳不由一愣。

丞相要什么?

“为了更好的延续大汉国祚,老臣恭请陛下,择增选妃嫔,以延皇室香火。”

“丞相!”刘禅急忙说道:“朕有皇后即可,国祚延续,不急于一时,如今朕已得一,况且朕与皇后尚且年轻,将来必然还会有更多的皇子降生。”

“增选妃嫔之事,朕看还是免了吧。”

刘禅现在还真没想过增加后宫,与张鸳相处这么多年下来,他已经非常满足,还有前世看多了后宫斗。

他是有些害怕的。

正所谓三个一台戏,这后宫的要是多了,说不定就整得是乌烟瘴气,现在大汉王朝,可还未到太平盛世之际。

更何况,在他骨子里,早就根蒂固的觉得,一夫一妻制,这才是最好的制度,什么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

他是真的不想。

但是——

诸葛亮突然噗通一声跪匐在地,这可把刘禅吓了大跳,这可还是诸葛亮第一次向他下跪,因为这个时代,们并不习惯下跪,只有在过些年或者几百年,具体多久,刘禅也不记得了。

反正下跪这事儿,并不是汉朝的惯例。

“陛下!”诸葛亮跪匐说道:“帝王后宫规制,乃是祖上制定,陛下是大汉皇帝,后宫怎可只有一,请陛下应允,增选后宫嫔妃。”

“请陛下以大汉为重,增选后宫妃嫔。”

诸葛亮话音刚落,大殿上所有的大臣,尽皆跪匐于地,同时齐声请求说道:“请陛下以大汉为重,增选后宫妃嫔。”

“请陛下以大汉为重,增选后宫妃嫔。”

“请陛下以大汉为重,增选后宫妃嫔。”

“......”

我的个天——

看着满朝文武,齐刷刷的跪了一地,就连大殿之外的低阶官员,也是跟着都跪在地上,请求皇帝增选妃嫔。

刘禅彻底懵了。

朕不好色,难道不好吗?

你们这些,居然着朕增选后宫妃嫔。

当然,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