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 第138章:给陛下放个假(过年好)

第138章:给陛下放个假(过年好)

今天是大年三十,在此特别向所有的书友朋友们拜个年,祝福朋友们,新春愉快,阖家安康,万事吉祥。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分割线———————

文单猛地一脚袭来,正中持锤汉子的腹部,踢得他本能的就向后踉跄了几步。

不过文单并未停止攻击,他一脚得手,跟着又连续补了两脚,才稳稳的落到地上。

也就是在文单落地的瞬间,那持锤汉子,已退至擂台边缘,结果他脚下不稳当即就从擂台上,掉了下去。

“文单——胜。”

考官高声喊道,宣布这场比试正式结束。

随着这一场比赛结束,武都郡郡试的第二也就结束了,共计四十参加此次武都郡郡试,到此时就只剩下十

“公子,您怎么又赢了。”

文单刚刚从擂台上下来,一位四十来岁的仆打扮的男,似乎有些不满的抱怨道。

“嗯???”

文单瞪了他一眼:“怎么我赢了,你还不高兴?”

“公子!”仆委屈的道:“您不是说就来看看,只是体验体验...”说着话他看了一眼擂台,道:“您要继续赢下去,就得回长安参加京试了。”

“咋了?”

“我就不能参加京试了。”

文单一边说着,一边就往外走,当他最后坐上马车时,那仆实在是忍不下去了,说道:“陛下,咱们出来都快半个月了,要是丞相知道了...”

没错,这个文单不是别,他就是大汉皇帝刘禅。

科举制度,是他告诉徐庶的。

徐庶与诸葛亮商议后,觉得直接推行科举,可能引起氏族们的反对。

为了最终得以推行科举,徐庶做出了调整,先用武举来试水。

原定武举考试是要分成三进行考试的,分别为县试、郡试、最后才是京试。

不过因为这是大汉第一次举办,可能参加的不会太多,所以第一次就取消了县试的考试,直接通过郡试,然后就是京试。

反正待在后宫,也是无所事事。

而且还因为和亲同房行刺的事,让刘禅有些郁闷,于是便拽着福安,乔装改扮来到了武都郡,以文单的名字报名参加了武都郡的武举考试。

原本也只是想要体验体验,可是不想他却连过两

“怕什么?”

“朕又不是去战场,”刘禅没好气的道:“朕都不怕,汝怕什么?”

“陛下。”

福安也很无语,此次与皇帝偷摸跑出来,虽然他在暗中也派出了一些禁卫,如此可以保护皇帝的安全。

可是每次当刘禅登台比试,他都是特别希望刘禅可以输掉比赛,又特别害怕刘禅输掉比赛。

因为他希望刘禅输,那是因为输了就不用再比了,但是又害怕比试场上刀剑无眼,万一伤到皇帝可如何是好。

“汝也不用担心,”刘禅笑了笑说道:“若是遇到打不过的,朕自然会主动认输的。”

这福安从他穿越过来,他就跟在身边,他一翘,刘禅都知道他要拉什么屎,看他那副表,刘禅自然知道他是因为担心他的安全。

刘禅如此说,福安也很无语。

但是他又能怎么办?

家是皇帝。

刘禅在武都郡参加武举考试,除了福安、还有皇后张鸳知道外,就没有其他知道了,幸好这半个月时间里,朝廷并无什么大事。

原定每五要举行一次朝会,只是在刘禅离宫的第二,皇后张鸳就让传话说,陛下最近有些劳累,让丞相暂时取消朝会,陛下想休息些子。

至于朝廷的事,让丞相与御史大夫酌处理便好。

想着宫里刚娶回两位新皇妃,诸葛亮居然并未怀疑,想着皇帝因该是新娶的两位皇妃,一时抽不开身。

就当是给皇帝陛下,放放假也好。

再说那御史大夫徐庶,他这些子就更忙了。

因为第一次武举考试,是全国的比试,长安作为大汉的都城,自然也会组织一个考场,用于京城周边的报名考试。

外加这次武举考试,主官就是徐庶。

徐庶这些子,那可真是忙得脚不沾地,他也就没有时间,去皇宫朝见天子,他只希望这次武举考试,能够圆满完成,为接下来要推行的科举制度,做一个好的铺垫。

至于丞相诸葛亮,他相对要闲一些。

征兵的事,已经给了参军郭卫、和马谡俩去处理。

郭卫主要是负责到那些偏远山区去征兵,马谡则是属于正常征兵,向全国发布征兵布告,然后通过各郡征召适龄兵源。

如今这内政方面,已经给了徐庶处理,所以诸葛亮倒是轻松不少,这些子他整待在丞相府舞文弄墨。

当然,他并不是写什么诗词歌赋。

他可没有这么无聊。

他是在搞设计。

或者说,他在研究,研究刘禅之前设计的三弓床弩。

三弓床弩,在武关和潼关都有过惊艳表现。

不过诸葛亮总觉得,这三弓床弩还可以再改进改进。

还别说,经过诸葛亮这段时间不断的琢磨,这三弓床弩还真让他捣鼓出了新的花样出来。

原本这三弓床弩,一次只能击一支长枪,程为六百八十步。

程足够惊,但是经过诸葛亮的一番改造之后。

“准备!”

校场上,改进后的三弓床弩,已经准备就绪。

今天是第九次测试。

诸葛亮有些期待。

“放!”

诸葛乔一声喝,一名侍卫猛地扣动扳机。

咻,咻咻咻,咻——

数十支三尺多长的羽箭,如雨点般激而出。

原本一次只能出一支长枪,可是经过诸葛亮的改进之后,这三弓床弩一次可以出三十支羽箭。

羽箭的数量虽然增多了,但是其程却打了折扣。

前三次测试,程为一百多步。

然后经过诸葛亮继续改进,程逐渐增加到两百多步,三百多步。

今天——

在诸葛亮看来,这是他能力范围内,能够改进的极限。

现在能多远?

随着三十支羽箭出,包括诸葛亮在内,以及诸葛乔等,都目不转睛的看向前方,等到羽箭全部落地。

一名侍卫急忙向前狂奔。

诸葛亮有些紧张。

此前最远的程,是三百八十步。

这相当于单的一半程。

若是没有这个单六百八十步,此前三十支羽箭可以出三百八十步,他一定就会特别满意。

正是因为单程达到了六百八十步,此前在武关和潼关,也是因为这个极限程,才让大汉赢得了这两场战争。

若是多发齐,也能达到这样的程,那下次这三弓床弩再次出现在战场上,就会让敌后悔与大汉为敌。

今天的程——会是多少呢?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