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帝国见证者 > 帝国见证者(1)

帝国见证者(1)

回到原来的话题,贫穷是第二帝国大概中期左右开始用的一个概念,而且其实最开始创造出这个名词就是为了跟旧时代的贫困做出区分,所以尤其不应该把两者搞混。

在第四帝国低保体系改革以前,这个词形容的是社会保障金占每月支出超过90%的群;改革之后现在的用法你应该不陌生了,第七类又称绝对贫穷,指一般生活支出和支出的95%以上来自对应种类的补助金的,6类一般贫穷和6b类贫穷指补助金占另一类支出不到90%的,最后第五类及以上是非贫穷」「贫穷的定义我倒是知道,但是这么看的话两种其实也没太大的区别?就是标准线不一样吧,一个1元一个低保?」「真的吗?你带上我之前提到的衣食住行的标准再仔细想想」「难道不是吗……衣食住行……7类衣穿的是特供的保障衣装,食吃的是只能用生活补助金买的低保饮食品,住是每个都有的分配公寓,行有公共通系统,有春风计划和欲救济所……这么看的话,莫非贫困是指那些穷到要死的,而贫困是指那些穷但还没生死线的?」「接近,但没答到点子上。

贫困统计的是绝对贫困,这是一个硬指标,不达标就有可能会死;贫穷统计的是相对贫困,即使不达标也依然可以活下去,只不过跟别比起来没有那么的舒适而已,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此」「咦,那帝国岂不是永远摆脱不了贫穷?总有一定比例的愿意忍受相对较低的生活质量而整游手好闲的吧?」「就是因为已经准定位好了这个非常小比例的群,所以才会在已经有第7类况下再去设置一个定位非常接近的第6类,与第7类配套的一般生活补助金、低保饮食品和保障衣装不能正常流通这个设计也是为了配合

对这类的社会切割工作;你可以理解为拿帝国社会发展收益中微小的一部分去吊着他们的命,与他们变成无业流民之后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相比这个成本还是相当低廉的。

低保体系改革之后暗娼快速消退成了历史书上所谓具有特定时期历史特色的非法产物,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新的体系配合其他像春风计划之类的东西消除了暗娼在消费端的大部分需求,以及没有被消除的那非常小一搓需求者的完成易的能力」「唔……那7类到6类大幅增长的补助金和6类相对宽松的分类条件也是为了配合这套体系吗?只要有工作就有好待遇这样?」「差不多吧,其实最开始的目的只是为了寻找一个平衡点,后来才解释成这样。

在天网这个超大数据资料库基础上,做一个特定数据的检索、分析辅助界面就成为了准确超过99%的第五帷幕,调用更多数据自然可以确算出6类补助金额与6类转7类数之间的关系。

当时规划局算出来的结果我记得是现行的补助金数额正好踩在一个平台位置,再往下降会导致6转7数快速提高,再往上要加很多额外支出才能进一步降低6转7数,所以最后就定在这里了。

从结果上说,纯粹消耗的第7类在整个第五帝国到现在的快50年时间里一直稳定在0.5%左右,也确实是达成了预期的目标」「原来如此。

那么可不可以概括的说,贫困就是旧时代发展不均匀以及世界不稳定的一种缩影,而贫穷是帝国完善的社会制度的一种代表?」「其实通过观察社会最底层的方式观察一个社会的运转况并不是很可靠的方法。

不过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话,你对贫困的概括大差不差;但是对贫穷的概括要加个限定词,」第四帝国以后相对「完善的社会制度的一种代表。

正好接下来邮行业的采样记录做完了之后我会跟吉姆·马卡利碰,你到时候可以看看他在另外那条时间线里画的作品,大部分内容是艺术加工过一些细节的第二到第三帝国时期的社会,跟现在还是有不少差距的」随着克洛艾把最后几个字敲进记事本,她放松下来之后很快就感觉到了超过24小时连续高强度使用身体和大脑带来的疲惫,即使有力剂的支撑也在一瞬间恍惚了一下,本来要站起来的身体跟着一下子摔回了椅子里。

克劳利见状给她丢了个我说什么来着的眼,通过内线叫来了

娜塔莉亚。

「克洛艾好像站都站不起来了,找两个抱她去睡眠舱;早饭我就在书房吃,你把东西都拿上来吧」「是,主仆长鞠了一躬,通过植体内的麦克风把任务安排了下去,而克劳利则是坐到房间中最大的那张书桌边打开了电脑。

|最|新|网|址|找|回|——2ü2ü2ü丶每五年出版一次的《帝国社会》是记录局最重要的工作,书士官所拥有的的种种特权和限制也是为了让他们能更好的记录这个帝国的方方面面。

自从克劳利由考古局转记录局,他除了每年都会以极高的效率产出记录稿,还在过去参与的每一版《帝国社会》中都负责了至少一个行业门类的记录稿二审,去年刚刚开始的这一版里更是成为了终审团队的一员。

这些职务固然是对他工作能力的肯定,但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责任;再加上身为资书士官、书士大师和书士官教官会被分到的额外工作,可以说想忙起来的话是完全可以做到24-7无休的。

登上内网看了下待办列表,他毫不意外的看到了高达9999+的待阅稿、高达99+的学徒提问,以及2份待改稿。

每一个参与过3版以上《帝国社会》编撰的资书士官都有义务在自己常规

的采样记录以及记录稿撰写之外给其他书士官的记录稿进行随机初审,而克劳利不仅满足了这个基础条件还有横跨多个行业门类的二审经验,所以他成为了部里少数有硬审稿数量要求的;除此之外,作为第五帝国时期唯一一个以满分通过学徒毕业考试的,他从毕业的第二年开始就长期参与毕业考的出卷和批改,在晋升到资书士官之后还同时成为了书士官培训学校的客座教授,不定期的给学徒们上上课或者回答他们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

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不会因为他过去30天在享受今年的第一个假期而暂停,因此当他从休假中归来的时候处理积压下来的东西就变成了最优先的事项。

点开待改稿列表,克劳利很惊讶的发现两篇被标记为要求修改的记录稿中一篇记录的是帝国军海德拉特种部队,另一篇记录的是敬国军海德拉分队,而且诡异的是它们被要求修改的原因是信息不实。

他在获取这些信息时采访的对象是他的挚友、同时也是该部队队长的萨图恩·塔塔罗斯,稿件写完后还特意发给了对方一份以确认准确和保密均没有问题,这样的流程是怎么出现信息不实的问题的?带着满腹的疑惑,他给负责二审的书士官打了个在线电话。

「里昂?我是克劳利」「啊,克劳利你放完假了?是来问你关于海德拉的那两篇的吧」「对。

我都把采访对象和采访记录附在后面了,稿件里怎么可能混有不实信息?」「这个事是你休假的时候战争部那边提的,不过具体的细节老大没跟我说……他只是让我给这两份稿件标个不实,然后在你来问的时候把解释这个事的录音发给你,所以你现在要是方便收东西的话我把音频发给你。

哦,老大还留了个信,」关键字是西塔+3「,说是你会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西塔+3是吧,跟老大说一声我知道了,把音频发过来吧。

这两篇稿子直接撤掉好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