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社稷安危,臣不敢妄言。陛下钟意哪位公子,那他便是大秦帝国的储君。”
“朕若要立胡亥为储君你也不反对?”
嬴政目光邃,一脸正色道。
“臣不敢,一切谨遵陛下圣喻。”
“只是臣听闻,夏桀少聪颖,顽劣,贪酒色,喜狩猎,国祚四百年而终。”
“商帝辛,闻见甚敏,才力过,能征善战,穷兵黩武以致于国力空虚,六百年殷商土崩瓦解。”
“周幽王,重礼信,好乐章,荒国事,治多邪,为博褒后一笑,不惜失信于诸侯,八百年大周祸源于斯。”
子婴说完这些话,好似用尽了全身力气一般,吐了一
浊气。
要知道说这些可是需要莫大的勇气,但既然陛下问,那自己身为臣子就必须要尽责。
“胡亥不是夏桀,也成不了夏桀。扶苏也不是周幽王,也不会成为周幽王。朕非帝辛,大秦亦非大商。”
“夏亡于贵胄争权,非妹喜之娇。商亡于征服叛,非妲己之艳。周亡于诸侯
心,非褒姒之惑。六国亡于内斗不休,非秦胜于金戈铁马。”
“若朕此刻驾崩,储君悬而未决,尔等又有几没有自己的小心思?
非
木孰能无
,为家族为子孙谋福乃
伦常
,可若对帝国心怀不轨者,查出一个朕便灭一个。”
嬴政的话宛如洪吕大钟,嗡嗡作响,在大殿之中回不息。
“臣等不敢。”
所有不约而同低下
,齐声道。
“宣召。”
嬴政挥了挥手道。
一旁的赵忠立刻再次拿出黑色锦布圣旨,朗声念了起来。
“朕继位三十八载有余,勤勉图治,不敢自逸。上承先祖余愿,下体黎民之心。以兵戈,廓清轩宇,以吏治,安定四海。然力终有穷尽,顽疾恒久,自知天命,心系国事,
属万民矣。”
“公子羽品端正,恭顺父母,俊秀笃学,颖才具备。敕封为大秦帝国皇太子,继东宫储君位。其母宋美
擢升为宋夫
。”
“护国公王翦功勋卓著,于秦有功,敕令王翦为太子师,俸禄五千石。。”
“华文侯,御史大夫冯去疾,老成持重,多年扶国,敕令冯去疾为太子师,晋爵柱国公,俸禄五千石。”
“武威侯神勇上将军蒙恬,战功彪炳,征战四方,敕令蒙恬为太子师,晋爵定国公,俸禄五千石。”
“通侯丞相李斯,屡立奇功,智慧超群,敕令李斯为太子师,晋爵卫国公,俸禄三千石。”
“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赵忠念完,便看着下方的文武群臣。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恭贺陛下,天佑太子。”
满朝文武再次开齐声喝道。
“希望明朝会之时,朕不用大开杀戒。”
嬴政冷冷丢下一句话,便拂袖离去了。
“退朝……”
赵忠立刻高声喝道。
“恭送陛下。”
满朝文武再次齐声开拜道。
第二夜色朦胧,天尚未亮,点点星光挥洒夜空。
咸阳宫,五更天宫门刚开,便有大臣络绎不绝宫。
咸阳各处,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景象,天朦胧,许多达官贵府邸大门外,都有马车恭候。
府中仆不断搬运一箱箱东西,一副举家避难的模样。
而咸阳各大主道,车水马龙,直奔咸阳宫而去。
赵忠早已恭候在承天殿外,悠哉自得的坐在一张桌案前,手持毛笔,忙碌的记录者每个大臣上的钱财珠宝。
两排铁鹰卫守卫主道两侧,枕戈待旦,杀气腾腾。
而在承天殿之下,一尊四足巨鼎,正在熊熊热烧,隐隐可见猩红之意。
不少心有不甘,想要鱼目混珠的大臣,见到这一幕,心中暗暗打鼓。
离开了排起长龙的队伍,默默回府继续清点这些年所得不法财务,不敢再有丝毫侥幸之心。
陛下既已当众承诺,奉还所贪墨财务者既往不咎,那以陛下之威信,便不会出尔反尔。
这一点没有会质疑,但若拒不上
,恐怕必死无疑,甚至牵连满族。
谁也不敢保证治粟内史的那份揭发名单上没有自己的名字,身为治粟内史,掌管帝国钱粮,满朝上下,谁跟他没有来往?
王府……
“国公这些都是父皇赏赐给王氏的财物,您无须如此做。”
长公主赢元曼看着大堂地板上十几大箱子,有些不解道。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眼下帝国战事正酣,正需这些身外俗物之际。与其让这些东西躺在王府的府库蒙灰,倒不如运往前线,以解君忧。”
王翦笑着解释道。
“国公高义,元曼为父皇,为天下万民先行拜谢国公。”
赢元曼听闻不由肃然起敬,对着王翦欠身行礼道。
“公主殿下折煞老臣了,上朝时间快到了,老臣就不与公主殿下闲谈了。”
王翦站了起来,对着赢元曼说完,就想要离去。
“国公且慢,稍候片刻。”
赢元曼拦下了王翦,然后转身离去。
未过多久,她再次来到了大堂,只不过多了一些下抬了几
箱子。
“公主殿下这是?”
王翦看着这几大箱子,心中虽已有所明悟,但仍旧满脸疑问道。
“这是元曼的嫁妆,国公说得对,与其让它们蒙灰,倒不如为父皇分忧。”
赢元曼十分聪慧的套用了王翦的话。
王翦露出一丝苦笑,言已尽此,他纵然想要拒绝,也万万张不开这嘴。
“公主殿下明大义,虽是
子之身,然巾帼不让须眉也。公主殿下之心意,老臣必会上禀陛下。”
王翦对着赢元曼拱手一拜道。
赢元曼看着客套无比,恭敬有加的王翦,心中叹了一气,虽以下嫁王府几度春秋,可自己终究只算个外
吧!
“元曼告退。”
赢元曼对着王翦道,然后转身离去。
看着公主殿下萧瑟的背影,王翦浑浊的老脸露出一丝愧疚之意。
长公主殿下实乃当世奇子,若自己年轻二十岁,岂会造成今
尴尬之局面。
时也,命也,可奈何!
李府……
“父亲大。”
“陛下昨在彻侯爵位之上,新增国公爵位,父亲荣获卫国公,可见陛下对父亲之宠信。”
李恒想了想,颇有些为父亲高兴道。
“愚蠢,王翦,蒙恬,冯去疾三才是货真价实的国公,为父不过是明升暗贬而已。”
李斯大有意的看了一眼二儿子,叹了一
气道。
“父亲何出此言?”
李恒楞了楞道。
“受封国公爵者,皆岁俸五千石,何以为父只有三千石?”
李斯目光凝视着二儿子,反问道。
“这……”
李恒露出迟疑之色,支支吾吾,半天也没想出来其中缘由。
“这是陛下昨差
送来的诏书,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