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逆天换明 > 第一百三十三章 犀利的伏击,支前

第一百三十三章 犀利的伏击,支前

在行动之前,郭大靖就有判断,越是敌后,敌的警惕越低,守卫也越是空虚。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显然,牛录额真温察就在用实际行动,来证明郭大靖的分析和判断。

尽管看到狼烟,温察也并没有意识到严重,只是以为有小进来袭扰,鞍山驿的驻军在按正常作示警。

就凭东江军那帮叫花子军,也只能搞这些偷袭骚扰,温察觉得自己很有经验。看到示警后,便带上一百五六十手下纵马赶来。

他不仅要打跑敢袭扰的东江军,还要狠狠追杀,把挂在高竿,让他们知道厉害。

看到狼烟还在升起,温察放下心来。他判断敌是从南而来,自然是在攻打西南门。东北的烽火台还在手里,意味着鞍山驿堡也没有大碍。

“加速前进!”温察大声下着命令,双腿夹马腹,再次提高了马速。

在敌逃跑前赶到,冲出堡狠狠地砍杀。温察似乎已经预测到了接下来的结局,似乎看到了敌狼狈逃窜,又被一一砍死的景。

丛、树林中,石山上,一双双眼睛紧盯着由远而近的建虏。而建虏毫无所觉,连停顿一下都没有,就这么冲进了夹道。

用力咽了唾沫,冯西建握紧了手里的绳子,紧盯着建虏的后队。作为负责石山顶地雷的军官,他牢牢记住了郭大靖的代。

“当建虏还剩二三十马时,就下令拉地雷。”这是郭大靖经过计算得出的数据,不是很确,但也尽量保证了地雷炸石给建虏造成较大的伤害。

“开火!”酝酿已久的命令从冯西建的中喊出,同时用力拉动了绳子。

轰隆!巨响过后,在升腾的黑烟中,石块被迸飞落下。

不过是间隔了一两秒的时间,炸便接二连三地响了起来,一个小队的士兵负责引,却都是连环雷。

为了最大地给予建虏杀伤,郭大靖埋设了一百多颗地雷,其中还有几颗加料,塞在了石缝中。

大大小小的石块或飞起落下,或直接滚落山下,借着重力加速度,掉在地上时,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冲击力。

此起彼伏的炸,掩盖了建虏的惊呼惨叫,但却能看到在落下的尘泥土中,建虏仰马翻,一片混

几道绊马绳被猛然拉起,几棵小树也倒了下去,挡住了建虏疾奔的道路。

前堵后截,建虏骑兵被封死在这狭窄的道路上,成为了一条垂死的蛇。

地雷在路旁不断轰鸣炸响,尖利的碎石迸,给遇袭混的建虏再次以猛烈的打击。

炸就是命令,树林、丛中潜伏已久的弩兵瞄准目标,向着敌出了一支支仇恨的箭矢。

未及开战,先死伤一半。郭大靖在战前的狠话,基本上实现了。

山顶的石块砸,路旁的地雷炸,建虏还未从突然的袭击中反应过来,已经死伤累累。

喊马嘶,硝烟弥漫。在箭矢如雨的激中,残存的建虏仓促迎战,但已经是垂死挣扎,死局已定。

石山下的夹道,建虏和马匹的尸体横七竖八,混杂在遍地的石块中,在另一侧树林中弩兵的激下,很快就伤亡殆尽。

夹道外的建虏被地雷炸得七荤八素,在两侧树林内弩弓夹击击下,无处躲藏,死伤惨重。

令顽抗的建虏感到无力和绝望的,还有敌巧妙的隐蔽。放眼望去,很少能发现敌的身影,只能看见一支支箭矢激而出。

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这是郭大靖的要求。没有冲锋,没有近战厮杀,只有一波一波的弩箭击。

温察的嚎叫戛然而止,跪倒在地,又一支弩箭从背后中了用战马作掩护的他。

已经身中四箭,鲜血在他身下已经是殷红一片,棱形箭的放血效果甚是明显。

温察的力气正急速消失,手软晕,连弓都已经拉不开。

在他逐渐模糊的视线中,十几个手下舍生忘死地向树林内冲去,但却一个个地被前、后来的箭矢击倒在地。

脑袋里已经一片混,温察也不知道想什么,或者是什么也没想。

只是有一个念很清晰,他要死了,死在箭之下,死在敌险毒辣的伏击之下。

弩箭还在空中掠过,已经没有了那么急骤如雨。顽抗的建虏已经寥寥无几,弩兵要找到目标,需要花费时间。

郭大靖出了最后一箭,随后收起了弩弓。

战斗已经基本结束,场景惨烈而血腥。绵延近两百米的道路上,尸体横陈,建虏的惨嚎和吼叫越来越小,被伤马的嘶鸣所压盖。

一匹伤马悲嘶着,努力站起来,但摇晃着又倒了下去。

可怜!郭大靖怜悯死伤的马匹,不禁轻吐出一长气,从掩体后慢慢站了起来。

一道道身影从丛、树林中显现出来,结着战斗的队形,缓步向道路上压了过去。

已经没有能站立起来的建虏了,受伤未死的只是能多喘几气罢了。

一百五六十个建虏,就这么被全部消灭了?!

包括刘兴治在内,参战的所有军官士兵都预料到胜利,却万万没有想到会赢得这般轻松。

什么冲锋,什么厮杀,甚至连喊杀和呐喊都没有,就是闷地张弩箭。伤亡也有,不过是建虏顽抗出的箭,到了几个比较倒霉的士兵。

伪装隐蔽的作用,掩体的作用,终于显露无遗,没有再会为了辛苦劳累而抱怨。

“可惜了这些战马。”刘兴治连连摇叹息,为死伤的近百匹战马嗟叹不已。

箭之下,和马哪里能分得那么开,能得到五六十匹,已经是不错了。

郭大靖看着士兵把伤马一一杀死,让它们少遭点罪,也很无奈。

“不要带太多东西,撤退时过于沉重。”郭大靖嘴上这样说,却打定主意要支开手下,把扔下的死马、盔甲、武器都收空间。

如果不是有这个便利,他也没办法把所有战利器都携带而走。这是在敌占区,要赶路撤退,而不是搬家。

刘兴治领命而去,督促着士兵们加快打扫战场的速度。

伏击提前了,但撤退的时间却没有变。再吃上一顿热汤热饭,稍事休息后便出发,一夜的时间,能大大提高安全系数。

鞍山驿堡内又忙碌起来,大量的马分发下去,在火上烤、锅里煮,成为突击队和百姓们的粮。

知道,最后一个回来的郭大靖,已经把战场上打扫得更加净,空间内又积攒了一批吃的、用的。

郭大靖的计划是沿着原路撤退,并顺手摧毁建虏的几个庄园,解救几个村屯的百姓。

来的时候小心翼翼,唯恐露,并不是力量不够。可回去就不用考虑那么多,报已经摸清,庄园和村屯的马也不多,打起来不是很费力气。

况且,他们走的多数都不是大路,建虏就是想追击,也发挥不出骑兵的速度优势。

当夕阳向着大地洒下余晖,把山峦、树林、原野、城堡都染成红色时,突击队井然有序地开出鞍山堡,很快地消失在行将落下的夜幕里。

………………..

清晨的阳光温暖而舒适,李秀姐来到院子里,再次观察着种下的辣椒和西红柿。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