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逆天换明 > 第一百三十三章 犀利的伏击,支前

第一百三十三章 犀利的伏击,支前

小苗已经冒出土,绿绿,叶片上还残留着几滴露珠,能让感到生命的茁壮。

土还是疏松的,也不,李秀姐细心地检查了一遍,才去洗漱做饭。

这是郭大靖和她一起种下的,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她希望能早点长大,开花结果,给郭大靖做喜的菜肴。

出岛作战已经七天了,李秀姐记得清楚。男说过,顶多个把月,就能回来,可她却希望顶多的子不算数,能越快回来越好。

“阿秀。”孙嫂把李秀姐请出了灶房,笑着说道:“饭一会儿就好,你去叫小妮,嗯,蓉儿和秀成吧!”

李秀姐苦笑了一下,虽然孙嫂和王嫂都是好意,不让她活儿,可成天没什么事做,让她很不适应。

唉,除了些家务活儿,自己又能做什么呢?

李秀姐并没有把自己当成什么将军夫,衣来伸手饭来张,还要有丫环佣侍候着。

可别不这么看,特别是这几个乡亲,可把郭大靖看成是救命恩,是他们最大的依靠。

屋及乌也罢,对李秀姐的乡亲也好,大家都多加照顾。名义上是给郭将军撑门面,实际上就是热的相助。

蓉儿和李秀成被叫起,吃过饭便去村上的学校读书识字。

这是郭大靖到广鹿岛后的新举措,不过是花费些粮食,请了村里一位读书当老师。连秀才都不是,可教孩子,还是够了。

陈有善忙着郭大靖安排的工作,没有时间教李秀姐。现在倒是反了过来,蓉儿和李秀成每天晚上把学的再教给她。

子平平淡淡,李秀姐却非常满足。除了对男的担心和想念外,这可能是她最安心的时期。

因为援朝作战的胜利,朝廷补发了粮饷,再加上皮岛的生意,东江军民的生活有了些改善,也暂时没有饿死的风险。

广鹿岛的况要更好一些,别的岛还是算着花费,想着能捱更长的时间。可郭大靖却大方得很,除了南方购粮,还有空间内的物资,都成为他的底气。

其实,郭大靖岛之后,岛上百姓的生活得以改善,却也不是太过明显。但眼睛看得见,切身能感受到,对于淳朴的老百姓来说,就是值得高兴的。

郭大靖的名声算是打响了,李秀姐的不方便也多了。

她倒是想出去转转,力所能及地点活儿,哪怕是到海滩捡点海鲜。可村中的百姓差不多都知道郭夫,没见过也知道她的特征。

遇到就恭敬地施礼,陪着笑脸问候,有过一两次,李秀姐就不再愿意抛露面了。

穷家小户的乡下丫,还真没过世面,也不知道什么叫享福。粗茶淡饭,安安心心,哪怕累些、苦些,她也很满足。

“孙嫂。”李秀姐叫住了洗完碗筷的孙嫂,问道:“我看你又拿来了不少布旧衣纳鞋底,这都是给孙大哥穿的吗?”

孙嫂笑道:“他哪穿得了那么多。我是给军队上做的,也贴补下家里,二十双鞋能换一升粮呢!”

“还有这事儿?”李秀姐的眼睛亮了,问道:“军队上还派了什么活儿,就是做鞋吗?”

“除了鞋,还有袜子、手套、脸罩,和那个没袖又有很多袋的衣服。”孙嫂如实答道:“这些都是家的活儿,男的活儿就更多了。”

李秀姐连连点,心里有了想法,在家也能不闲,过得更充实些。

孙嫂呵呵笑着,说道:“你就不要去挨累了,也不差那点粮食。”

“找点活儿做,省得闷得慌。”李秀姐笑着说道:“走,我先帮你做,把手练熟了再说。”

孙嫂没再拒绝,自己做活儿也怪闷的,两个就当说话聊天了,挺好。

其实,广鹿岛百姓最大的感受不是活儿多了,而是有活儿,有粮拿。别小瞧一升,也就不到两斤的粮食,要掺点野菜啥的熬粥,能吃好几天呢!

关键是有比较,才让感到变化,好的改变。

以前是自己想办法弄吃的,就在岛上,除了捡拾些海鲜,哪还有别的门路?现在是照着章程做,就给粮,不拖不欠。

郭大靖知“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给老百姓的实惠哪敢一下子太多。逐渐改善,才会让老百姓更有热,更有希望,更有奔儿。

而军队的衣服、鞋子、手套、柳条盔等装备,全部外包给了老百姓,也少了很多负担,能够专心训练,提升战力。

一支叫花子般的军队,不是不能够打胜仗,但有更好的条件,为何不向着更好的标准去努力呢?

甲坚兵利,区区四个字,可从古至今,又有多少部队能够做到?

粮饷充足,使将士能养家糊;伤有养死有恤,让士兵们无后顾之忧。这是更高的标准,也是郭大靖要逐渐达到的目标。

………………..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